小小的新加坡「藏龍臥虎」,不僅匯聚世界一流餐廳,更有讓人一嘗上癮的街頭美食。
新加坡可謂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聚集的文化「大熔爐」,街頭小販在食物上也做足了文章,風味小吃簡直數不勝數。
吃貨們走起,一起探索舌尖上的新加坡

辣椒螃蟹
要論新加坡國菜,非辣椒螃蟹莫屬。滿滿一鍋蒸蟹(通常是鋸緣青蟹)浸滿濃厚甜香、稍稍辛辣的番茄醬汁,讓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
別忘了系上圍兜,吃辣椒蟹就是會吃得滿手都是!如果你是重口味系,選硬殼蟹和黑胡椒翻炒的黑胡椒蟹一定讓你過足癮。
不論吃哪種,最後一定要用饅頭片(通常是蒸的或炸的饅頭片)將殘餘的醬汁吃干抹盡更加圓滿!

最好吃的辣椒蟹在這裡:
· 無招牌海鮮 | 芽籠路414號(芽籠24巷旁)
· 小紅樓 | 東海岸公園,東海岸海鮮中心
· 珍寶海鮮樓(東海岸海鮮中心) | 東海岸公園1206東海岸海鮮中心#01-07/08
咖喱魚頭
使用一整隻魚頭和蔬菜一起烹煮,雖然突出的魚眼、腫脹的魚臉可能會讓人有點震驚,但只要嘗一口湯汁,你就會愛上這道菜!
咖喱魚頭通常用印度南部的香料煮制,有些廚師也會加入羅望子汁以調出些許酸味。魚眼睛也是不可錯過的頂級美味!
最好吃的咖喱魚頭在這裡:
· Muthu’s Curry | 賽馬場路138 #01-01
· 海洋咖喱魚頭 | 大巴窯4巷大牌92#01-264 Red House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被譽為新加坡的「國民美食」。2011年CNN評選出全球50大美食,海南雞飯榮獲第45位。雖然名字聽起來平平凡凡,但味道堪稱驚艷。
製作海南雞飯的師傅們人人都有絕技,傳統做法是將雞在加有薑片的高湯中燙熟,用雞湯烹煮米飯,讓每粒米都浸滿雞湯的濃香;再將雞肉斬件,搭配辣椒、薑蓉、醬油調製的醬汁,鮮香出道!
在新加坡隨處都能吃到海南雞飯,其中數家的出品值得你排隊品嘗。

最美味的海南雞飯在這裡:
· 天天海南雞飯:Kadayanallur街1號麥士威熟食中心
· 幸運海南起骨雞飯:裕華巴剎與熟食中心,裕廊東1道,大牌347
· 報喜小廚:實龍崗花園59號
加東叻沙
在15世紀至17世紀,不少華人移民定居在新加坡及周邊區域,催生了娘惹文化,而他們的招牌菜品加東叻沙也聲名鵲起,受到當地人的歡迎。
加東叻沙最初受到加東的當地廚子啟發,呈現迷人落日橘紅色的湯頭使用蝦米和椰奶烹制,再加入蛤蜊、蝦、魚餅等海鮮,以米粉打底,味道濃郁鮮爽。
店家提前會將米粉剪短,所以吃加東叻沙是不用筷子的,只需一把勺子,連湯帶米粉舀起來吸入!

最好吃的加東叻沙在這裡:
· 363加東叻沙:29B Lor Liput
· 328加東叻沙(2家分店):金鐘道購物中心168
燒烤魔鬼魚
水族館裡的魔鬼魚也能吃?
對,在新加坡可以!這種外形誇張甚至有點驚悚的海洋生物,肉質卻出乎意料的鮮嫩。
烤過以後,外脆里嫩,入口即化;加之沒有細刺,吃起來非常輕鬆。
燒烤後,魚身抹上一層蝦醬調製的三巴辣椒醬,就是本地人最青睞的吃法
最好吃的燒烤魔鬼魚在這裡:
· Chan BBQ:貝多北街4號85號鳳山小販中心
· Chomp Chomp BBQ:貝多北街4號85號鳳山小販中心

羅惹
Rojak(「羅惹」)在馬來語中意思是「混合物」,是一種將甜、咸、辣等各種口味的原料混合製成的蔬果沙拉。
羅惹的版本頗多,通常加入菠蘿、黃瓜、水蘿蔔、豆芽、沙葛、芒果和蓮霧,再配上油條和烤豆卜,放入蝦醬、辣椒和青檸製成的醬汁及花生碎將碗里的所有原料攪拌調味。
奔放大膽、清新酸甜的羅惹沙拉作為「硬菜」之後的清爽收尾是極好的!
最好吃的羅惹在這裡:
· Balestier Road Hoover Rojak:黃埔大道90號黃埔小販中心
· 順興羅惹:建屋局新總部#B1-01大巴窯6巷480號新食尚食閣

咖椰吐司+KOPI咖啡
吐司+咖啡聽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但在新加坡人手中卻「化腐朽為神奇」。
黃油加持的吐司抹上雞蛋、糖、椰奶、班蘭葉製成的咖椰醬,再佐一杯新鮮煮好的KOPI咖啡(黑咖啡+煉奶),就是新加坡人的早餐之王。
現在這款人氣美食在獅城各處的咖啡店任何時段都可享用。
最好吃的咖椰吐司配KOPI咖啡在這裡:
· 亞坤咖椰吐司(創始店):牛車水美食街18號遠東廣場01
· Killiney Kopitiam:基里尼路6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