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不再是夢想,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新加坡寶藏文藝聖地
「大華銀行藝術之路」等你來!
跟隨我們的腳步,
打卡新加坡河畔藝術地標!

大華銀行藝術之路(The UOB Art Trail)路線圖
隨著出境游的逐步開放,東南亞又成為了大家的熱門打卡目的地。新加坡旅遊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遊覽新加坡河。這一孕育本地經濟繁榮的生命之河,也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氣息。河畔漫步的同時,不妨跟著「大華銀行藝術之路」(The UOB Art Trail)文化藝術觀景路線,一起感受亞洲藝術的無限魅力。

起點 大華銀行大廈
來到中心金融區的大華銀行大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庭內的《向牛頓致敬》(Homage To Newton)。這尊青銅雕塑是薩爾瓦多·達利所作,讚頌包容萬物的胸懷和開放不拘泥思維。而大廈外靠近河畔位置,還可以看到出自費爾南多·波特羅之手象徵和平、繁榮與樂觀的《鳥》(Bird)和來自義大利知名雕塑家Anna Chiara Spellini女士的《生命力》(Vitalità)。
值得一提的是,《生命力》雕塑是Spellini女士受大華銀行之邀特別創作。「生命力」作為一種生命的初始能量,它帶動著我們,不斷向前。這一象徵創新、成⻓、好運和富⾜的雕塑,已佇立於大華銀行在新加坡、中國和泰國的總部大廈前,馬來西亞總部也將於近期增添一座《生命力》雕塑。



滑動查看三座藝術雕塑,從左至右依次為:《生命力》(Vitalita)、《向牛頓致敬》(Homage To Newton)和《鳥》(Bird)
走進大廈內,可以看到位於一層的大華銀行藝術畫廊。大華銀行藝術畫廊是我行特別設立的展示亞洲當代視覺藝術的創意空間,同時也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如果你現在去打卡,可以看到第41屆「大華銀行年度繪畫大賽」(UOB Painting of the Year)獲獎選手們的精彩作品哦。


第二站 《第一代》
沿著新加坡河繼續前行,富麗敦酒店前,坐落著雕塑《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該雕塑群由新加坡文化獎獲得者雕塑家張華昌(Chong Fah Cheong)創作,是新加坡河畔足跡雕塑「河的子民」系列作品之一。雕塑中五名男孩正興奮地從橋上準備躍入水中,展現了新加坡早期沿岸居民簡單純樸的生活方式。雕塑旁,就是當地歷史最古老橋樑的加文納橋(Cavenagh Bridge)。


第三站 亞洲文明博物館
跨過橋向前,就可以來到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在這裡駐足你可以追溯亞洲各區域的歷史,了解多民族融合的新加坡社會的脈絡。在門口,還可以體驗大型公共互動音頻雕塑裝置《新加坡的24小時》(24 Hours in Singapore),一個個裝置中捕捉了新加坡日常人、地方和場景的聲音。


終點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向前穿過新加坡國會大廈和新加坡維多利亞劇院與音樂廳,將會到達「大華銀行藝術之路」的最後一站,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由前市政廳和高等法院改建,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從區域出發、聚焦東南亞藝術歷史發展的國家級藝術機構。坐落於三至五層的大華銀行東南亞展廳擁有當今最大規模的現代東南亞藝術收藏,藏品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在這裡你可以看到300多件東南亞各國藝術家的創作,包括印尼著名畫家拉登•沙勒(Raden Saleh)、菲律賓著名畫家胡安•盧納(Juan Luna)等人的經典作品。

這條藝術路線是剛剛結束的亞洲最大的藝術盛事之一——第十一屆新加坡藝術周期間,大華銀行特別推出的。作為亞洲藝術的堅守者,大華銀行一直積極發掘新生力量,讓藝術深入到更多人群。去年,我行和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National Arts Council Singapore)共同出資24萬新元(約合人民幣124萬元)用於「大華銀行-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藝術加速計劃」,而支持本屆新加坡藝術周活動正是計劃的一部分。
在新加坡藝術周期間,除定製藝術打卡路線之外,大華銀行也邀請「大華銀行年度繪畫大賽」獲獎藝術家顏明正先生和蔡志美女士,分別開展了新春藝術工作坊和藝術療愈工作坊,帶領青少年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同時,我行也通過元宇宙——SkyArtverse為觀眾提供線上數字藝術體驗。
新春藝術工作坊和藝術療愈工作坊
儘管新加坡的藝術周已經結束,但是「大華銀行藝術之路」依然等待大家去發掘體驗。歡迎花粉們到新加坡旅行時,帶著這份地圖攻略去打卡獅城藝術地標!
備註:匯率根據2023年2月3日匯率1新元=5.14元人民幣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