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多以來,新加坡口口相傳的,最熱鬧的餐廳,應該算是被稱為「新加坡川菜天花板」的寬窄巷子了。

開業伊始就擺出天花板的來勢,究竟是什麼樣的餐廳?
首先,與大多數川菜餐廳不同的是,選址放在CBD金融區。
人均一百新幣起,這個價格在新加坡的大眾川菜界,也是天花板的起點。
面對市中心新地標建築CapitaSpring,左邊低調的大門推開,進去一個川菜新世界。

主廚曾在成都頂級川菜餐廳掌勺,從成都聘來的原班團隊。寬窄巷子主打融合川菜,fusion,大概是現在的餐飲界最流行的名詞了。

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川菜以麻辣口味價廉物美出名,離「高檔」之間的差距,重要原因是食材。新加坡寬窄巷子的主廚,是地道四川人,入行時主修的是粵菜,專攻燕鮑翅六年,隨後任職成都知名川菜餐廳。無論是在成都,還是去香港上海與餐飲界同行交流,各種歷練讓他在不同菜系之間切換自如。
細看新加坡寬窄巷子的菜單,比起傳統的川菜,引入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高檔食材,從小米遼參粥到澳洲牛舌,從日本和牛到北極貝,在吃慣了粵菜或日餐等的顧客眼中,寬窄巷子呈現了食材和烹飪碰撞出的創意火花。
特 色 菜
好吃的一條魚
這道魚基本每桌必點。魚在上桌前還活蹦亂跳,保證肉質鮮嫩。端上來的時候,濃郁的湯汁再高溫石鍋中咕嘟,香氣撲鼻。魚肉鮮嫩,入口有著絲綢般的順滑感。配上酸辣十足的豆角湯汁,好吃到完全停不下來。

富貴金絲蝦
新鮮大蝦炸制後配上特製的醬料,還能吃出醬汁里百香果的香氣。

醬香鮑魚
仿紫砂菜杯的樣式,一隻杯一個鮑魚,下面有炒制好的瘦肉丁和菌菇丁。處理海鮮這類高檔食材,又兼顧了川菜里的鮮明滋味,衝突和矛盾激發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香辣遼參
類似干燒鮑魚的處理方式。片狀的上等海參,鋪排在干燒的菌肉丁上。客人們在干燒鮑魚和香辣遼參里選一個就好。

干煸羊肚菌
吸取了輔助食材的滋味,與本身的特殊鮮味融合,充分利用了山珍羊肚菌的優勢。

小炒肉
五花肉薄的能透光,煎得微脆的肉片配上杭椒,保留不多的幾個四川家常菜,卻是真正考驗大廚手藝的「基本款」。

粉蒸和牛
這道蒸菜的火候掌握的剛剛好,和牛入口即化,裹上米粉後一點也不油膩。在四川粉蒸肉本來是街頭巷尾性價比超高的葷菜小吃,普通的豬肉或羊肉換上日本和牛,讓這道菜進入高檔料理界。

炭烤牛肋骨
用炭火烤過的牛肋骨外酥里嫩,烹飪靈感讓人想起蒙古烤肉的豪邁或德國肘子的剽悍,但有了靈魂辣椒麵,全部統一在融合川菜的世界裡。有意思的是,據評測反映,小孩子非常喜歡這個牛肉。

改良菜
夫妻肺片
四川人善做各種內臟下腳料的工藝,夫妻肺片是一道深受大眾喜愛的菜品。在寬窄巷子,經過大廚的改良,加上現代風格的擺盤,使得這道菜在新加坡有了別致的韻味。

雞豆花
最適合小朋友吃的是雞豆花。新加坡的經典川菜蜀宴開業時,江老闆向我們介紹川菜文化時,說這是川菜里出名的工藝菜。十幾年前,譚魚頭新加坡店在克拉碼頭,江老闆親力親為,也是見證新加坡川菜界的發展。

用上好的精瘦雞腿肉拍成雞肉茸和雞蛋白攪打起勁,用特定手法放入高湯,形成一片一片潔白的雲,飄在湯上。每人一份,看似清淡,實則醇鮮。
私房脆肉
還沒嘗味道,這個擺盤就能給滿分。選用上好豬頸肉秘制而成,一盤瞬間就能吃完。看著紅艷,其實不算辣。

小 吃
鍾水餃
這是起源於四川的街頭小吃,新加坡餐桌上能吃到這一口,對於熱愛四川美食的胃口,可以一解相思之情。紅油和調料是重點。

紫薯桂花糕
軟糯香甜的紫薯糕,淋上桂花香四溢的糖漿,不僅好看好聞,還好吃。擺盤也很精緻,不忍下箸。

慕斯玉兔
玲瓏可愛,口感綿彈,有點萌,有點糯。


在寬窄巷子,不僅有美食,還有美酒。這裡有一個西式的酒廊,識貨的一看就知道酒架上陳列的都是名貴的洋酒。在大廳用餐的朋友,還可以欣賞到帥氣調酒師的現場調酒表演,各種絕活,非常精彩。

寬窄巷子不僅在菜式上極具創意,裝修風格也是時尚與奢華兼備,還帶有濃濃的中國風。

每個包間還有不同的主題,有錦里、國寶、蜀境、竹海等,蘊藏著濃濃的川蜀文化氣息。

環境和口味兼備的中高檔餐廳,尤其是川菜,為新加坡的金融區又增添了一個打卡好去處。

不過,定位為川菜的寬窄巷子,也有人說不像印象中的傳統川菜。可能,只有四川人覺得不像川菜的融合川菜,漂洋過海,才容得下各省各族人對於美食的追求。

寬窄巷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已經受到不少好評。

正式隆重開業!
新店開業一定非常火爆,想吃的快來預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