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會考相關信息公布
盼望著,盼望著,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小六會考(PSLE)終於在前兩天放榜了!
今年小六會考的升學率達98.4%!
其中39622名考生能升上中學,與過去三年基本相同。


• 66.3%(或1.6%)的考生能升上快捷源流,比去年略降0.3個百分點。
• 編入普通(學術)的考生占21%,比去年略增0.4個百分點;
• 升上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則有11.2%,比率同去年相同。
• 634名未能升上中學的學生,可留級重考,或申請轉到北爍學校或聖升明徑學校。

新加坡每年都約有5萬名小六生參加會考,對於學生們來說,小六會考是一個關鍵的分水嶺。這是新加坡的孩子們面臨的第一次分流。

十幾年前,新加坡就實行了教育分流制度。小學六年級畢業後,根據小六會考成績總分決定學生的去向和能夠就讀的中學。
報讀中學時,有三種程度有別的課程: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
前兩種課程學生可在中學第四年參加新加坡O水準考試。考試成績將決定升高中、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
新加坡初級學院為兩年制,相當於國內的高中;理工學院為三年制相當於國內大專。

普通班學生可在中學第五年參加這項考試。
特別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可以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可以為第一語文。
快捷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普通技術課程:(學術及工藝),學術班的學生在中四必須參加『n』水準考試,通過後才能升上中五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工藝班的學 生有兩門主課,英文和數學,第四年必須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王乙康說:


分流制度永遠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範圍」,尤其是在學生年齡較小時進行分流。

「較重要的是,如果就讀一個被認為較『低級』的源流,很可能會帶來一種烙印或自我限制的心理。學生可能會產生一種想法,告訴自己『算了,我只是一名普通源流學生,能力不可能變得再好的』。」
其實除了正常分流之外,也會有其他特殊的課程讓學生們考上大學。

02
另闢蹊徑
這是新加坡中學設置的快捷班課程(Express Course)。2004年,新加坡開始實施「直通車計劃(Integrated Program簡稱IP)」,新加坡的直通車課程又叫「綜合課程」,這是一個為準備升大學的學生提供一個無需考劍橋O水準(GCE 『O' Level)會考,直接從中四升讀初級學院的課程。
這樣一來,直通車學校可以免去應付中四會考而騰出時間,讓學生加以發揮,學生可以把原本用來準備會考的時間,用來進行更廣泛的學習,確保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很多名校都開通了IP課程。每年有10%左右的小學畢業生可以去名校讀六年制直通車(IP)課程。
六年後直接參加A-level考大學。新加坡目前有19所中學提供IP課程,預計將來會有更多學校加入。
提供直通車課程的學校如下:

SAP
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 簡稱SAP)是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起,為學術成績優異、精通母語及英語的學生設立的中學教育課程,讓學生除了英文之外可使用母語為第一語文。
這項計劃由指定學府推行,即稱為「特選」學校。該計劃未來可能為各個族群提供輔助計劃,但目前特別輔助計劃範圍只限修讀華文的學生。
在正常招生情況下,學生必須在小六離校考試(PSLE)考取使其排在全國考生前10%的成績,並在英文、母語考取優等評級,才可達到進入「特選學校」的標準。
DSA
DSA是Direct School Admission,即直接招生計劃。對於小學來說,DSA是學生在小六會考未進行之前,向初中提前報名,希望能被錄取。
報考前提通常是學生必須具有優秀的學習成績(數學、科學、華文、英文)或者其他突出的才藝,譬如體育、書畫、音樂等,要參照各個中學的CCA設置和要求。

另外,DSA 計劃不僅針對新加坡學生,國際學生也同樣適用。所有符合年齡要求,且在某一領域有特長的國際學生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專長和 AEIS 成績去申請心儀的新加坡名校。這對於有才華的國際學生來說不失為一條「捷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