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周邊六大離島玩法——烏敏島、聖約翰島、龜嶼、姐妹島、韓都島、實馬高島

2019年11月24日   •   3萬次閱讀

【如何上島】

新加坡本島目前沒有直達韓都島的常規船運服務,目前去島上的唯一方法只有包船前往。遊客可由濱海西碼頭(West Coast Pier)租賃快船前往韓都島。詳細信息可以訪問:http://www.islandcruise.com.sg

6. 實馬高島(PulauSemakau

【島嶼簡介】

實馬高島(PulauSemakau)是位於新加坡本島以南8公里的一個垃圾埋置島。由舊實馬高島和錫京島(PulauSakeng) 和一條人工長堤銜接組成。人工長堤利用這裡的海底地形而建,全長約7公里,它把兩個小島緊緊地連在一起,並把附近的海域圍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形。圓形以內便是垃圾埋置區,面積達3.5平方公里。實馬高島也是世界首個主要採用無機廢料,即來自新加坡四個垃圾焚化場的灰燼,連接建成的小島。

島上的垃圾埋置計劃自1999年起開始啟動,由於埋置的垃圾已經過焚化處理,所以不會發出異臭。同時島上也發展成為各種鳥類的棲息地,吸引公眾和學者到島上進行生態研究、觀鳥、垂釣或其他休閒活動。

【島嶼特色】

實馬高島是一個垃圾埋置島,更是世界首個主要採用無機廢料連接建成的小島,是當地極佳的休閒活動場地。該島埋置的垃圾經過焚化處理,不僅沒有異臭,相反這裡擁有清新的空氣以及清澈的海水。由於小島遠離了破壞與污染,所以植物和野生生物都得以繁盛的生長。而島上最大特色是蔥蔥鬱郁的紅樹林、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大面積的海草等。此外,這裡還會舉辦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如垂釣、野餐、觀鳥、觀星以及環島漫步等,吸引了大量旅客前來遊玩。

【出垃圾而不染的實馬高島】

新加坡的惟一一處垃圾掩埋地點——實馬高島,位於其主島南部,乘船到那裡只需20分鐘。在島上,蔥鬱的椰子樹和菩提樹分布在柏油馬路兩側;矮小的大葉草非常柔軟,像是在地上鋪了一層綠色地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新加坡五百多萬人口每天產生的垃圾的90%,都在24小時內被不間斷地送來這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未來20多年裡仍將如此。

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垃圾埋置場。這座小島上的生物多樣性,是普通旅遊勝地的兩倍,島上生長著很多罕見的植物和大量稀有動物。它吸引大批遊客來此觀光。經過8年的整治,這座人工小島為自然資源保護和城市規劃樹立了榜樣。

1998年,新加坡政府修建了一座長7公里的碼頭,將南部的兩座離岸小島——實馬高島和錫京島連起來,這座新島被命名為「實馬高島」,成了垃圾埋置場,這項工程耗資近6.1億新加坡幣(32億元人民幣)。

實馬高島垃圾埋置場於1999年啟用,總面積350公頃,總埋置量可達600萬立方米。無法焚化的垃圾如建築廢料和垃圾焚化爐的底灰等,都被送到實馬高島埋置。目前,島上每天埋置垃圾大約2000噸。雖然這個島是垃圾埋置場,但保護環境的工作不僅沒有馬虎,反而更加講究。

新加坡環境局把垃圾埋置場劃分成11個區,儲存著新鮮海水,準備埋置垃圾。如果輪到某一區域開始埋置作業時,工作人員先封閉水道,防止垃圾外溢,然後將海水抽干,其後才開始埋置工作。每當一個區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時,就鋪沙種草,然後再繼續埋置垃圾。目前,已埋置垃圾的只有4個區。垃圾最高可埋到30米,到時候,再在上面栽種植物。實馬高島在全部完成埋置垃圾的「使命」後,這裡將是一幅山巒起伏的景象,與其他小島沒什麼區別。

到2030年,11個區才能被全部填滿。新加坡政府預測說,到2045年,再循環和廢物消除工程,將使垃圾不再需要掩埋。

為了保護實馬高島上珍貴的野生動植物,小島周邊還被種植了兩片紅樹林。對於大眾而言,紅樹林在此地的功用,類似於生活中常見的實時預報的空氣品質告示牌。如果有紅樹落葉或變黃,就說明附近的水質在改變,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這時,專業的管理機構就會進行進一步調查和修復垃圾道的安全環境。新加坡環保局委託了專業的環境檢驗公司每個月對實馬高島附近海域的海水進行重金屬方面的檢測。

【遊覽信息】

2005年7月,國家環境發展與水資源部正式向公眾開放該島(必須以團體的形式提前提出申請),邀請他們前來參與各種休閒活動,將實馬高島打造成為一個天然休閒旅遊勝地。

除自行前往外,遊客也可以參加新加坡釣魚運動協會、新加坡自然協會、新加坡天文協會、萊佛士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所舉辦的觀光團參觀該島。

遊客可從巴西立班讓碼頭總站(PasirPanjang Ferry Terminal)(需20分鐘)或西海岸碼頭(West Coast Pier)(需35分鐘)乘船前往該島。

上一頁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