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記

2019年12月31日   •   1萬次閱讀

明亮與溫暖的陽光一直都是旅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金色的陽光灑在街邊黃色的屋頂上,金燦燦的顏色亮得晃眼,肅穆而又熱鬧,神聖的同時又不失人間煙火之氣。置身於這樣的一條小巷子裡,完全想不到自己已經到了新加坡當地的華人聚居區——牛車水,反而有一種來到了阿拉伯伊斯蘭教地盤的感覺。

一大早,當地的居民還沒有開始一天的活動,周遭只是一派肅穆的氣氛,除了遠處偶爾幾聲鳥叫,靜得能聽見自己走路的聲響。

牛車水裡大部分都是獨門獨戶的二三層小樓,每家的門前或多或少都有幾副極具中國特色的圖畫(或許是門神),伸在半空中的二層陽台上也大多掛著幾盆綠色植物,有的長的繁盛,有的也不乏懸掛著些許枯枝敗葉。慢悠悠地走在這樣幽靜的小巷子裡,配著肅穆的氣氛,內心早已擯棄了新加坡繁華都市所帶給自己的浮躁感,祥和與平靜縈繞身心。

感受著旅途中難得的清凈,竟不知不覺間走到了一處印度廟。

天空藍得似玻璃般通透,路邊的熱帶植物綠得能擠出油一般新鮮、有活力,從遠處看,雕樑畫棟的印度廟映襯著純藍色的天空,愈發神秘。印度教中特有的眾神端坐廟宇頂端,眉宇間的英氣透著莊嚴與嚴厲,並沒有神煞的猙獰與兇惡。

從側門的欄杆邊慢慢繞到正門,此時上午的遊客潮還未來臨,來此處遊覽的人並不多,加之印度教眾多的規矩要求,願意進入內部參觀的並不多。站在正門口向內張望,內部帷幔環繞,以橙色、黃色、紅色為主色調,零零星星的印度信徒在內膜拜布施,不似中國寺廟內香火繚繞,也沒有鼎沸的人聲,有的只是信仰與虔誠。

我站在門邊,盯著門口兩側的印度神像看得出了神。並不十分了解印度種類繁多的神,只見這座神像的兩隻右手一隻食指朝天,似乎在以天呼應,另一隻手握著一個金色的金屬器具,我猜想或許是一種有特殊功能的神器,能夠決定生死,或者掌管水火。神的兩隻小「獠牙」微微突出,瞪大眼睛目對路人,頭顱後方是一大片極像火焰的圖案,或許他(她)是一個保衛安全的「印度門神」,亦或者他(她)的內心深處也有著人間的七情六慾,只是用嚴肅的神情掩飾著內心的火熱。

神本是人創造的精神產物,他們的善與惡、真與假、憂與愛,都應該和人類一脈相承。

每次旅行中的廟宇,都是我的必去目的地,即使我並不信仰任何一種宗教,但依然相信,即使沒有宗教信仰,每個人的心中仍然需要有超越金錢的某一種信念,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理想……支撐著自己不斷在人生路上前行。

新加坡的就到這裡了~~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