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高速發展讓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攀升,人們似乎過上了祖輩們千百年來希冀的幸福生活。
但其實,社會進步帶來的影響,對於每個個體來說,並非全是優點。首當其衝的人們,在物質充沛和與日俱增的壓力中,奮力生活著。
於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擁有自由構建自己未來生活的能力,低齡留學開始興盛起來。
在低齡留學這條途徑上,新加坡公立中小學是眾多選項中最亮眼的一個,因為它的優勢實在不勝枚舉。

2018AEIS考試成績公布時間 今年9月剛剛結束的AEIS,報名參考人數再次刷新紀錄,熱度越來越高
新加坡公立教育的優勢
1 政府重視
新加坡由於國土面積小,自然資源奇缺,人力就成為其最大的資源。所以,新加坡從 1965 年建國開始,政府就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把發展教育看作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本國策。
政府不斷增加教育投資,而且投資速度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2 雙語教學
新加坡是世界上極少數積極推崇英語華語的雙語國家,學生在中小學能同時接受到與世界接軌的英式教育和中華文化的傳統教育,完全開發學生學習潛能、思考能力和培養學生成為精通雙語的人才,培養「創意素質」的基礎教育體系。

3 素質培養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學生每天是半日制課程,上午半天或是下午半天,剩下的半天是素質型的課外活動比如設計與工藝、美術與勞作、公民及道德教育、體育與音樂等,幾乎每所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有幾十種。
4 體制鮮明
在小學五年級開始,就進行了科目分班,根據孩子個別科目能力分為 EM1,EM1,EM3三類。到中學 2 年級開始分流,逐漸引導學生興趣來進行升學。
可以說,新加坡的教學,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教學方式落實在「學而思之,思而學之」上,透過這種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精神。

5 陪讀政策
新加坡政府推出獨樹一幟的母子陪讀項目,是世界上唯一允許母親陪讀的國家。允許考入政府中小學的國際學生的母親、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讀。
這樣的政策讓學生在新加坡能夠真正的安心就讀,踏實的完成學業。在學生進入政府中小學後母親可以申請新加坡陪讀准證,在第二年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工作。
根據母親的學歷、語言技能和年齡、身體狀況等條件,都有基本適合自己能力的固定工作,可基本保證母子二人在新加坡的花銷。
6 學費低廉
2018年新加坡中國學生的每月學費:小學為 650 新幣,中學為 1100 新幣,預科學費為 1450 新幣。
相比中國一些私立學校的學費,這樣的支出是低廉且超值的,因為讀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學生從小就接受到良好的大英國協國家教育,這為他們日後進新加坡高校,乃至到英國、美國、澳洲留學都是最佳的準備。

新加坡公立教育體系
新加坡的小學教育,學制 6 年,上學年齡是 6-7 周歲,這六年分為四年的基礎階段(小一至小四)及兩年的定向階段(小五至小六)。
在基礎階段,學校的主要科目有英文、母語和數學,其他輔助科目包括音樂、美術和手工藝、體育和公民教育。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科學。為了能讓學生們充分發揮潛能,學校將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在小學四年級時採取分流教育制度。所謂「分流」就是通過考試和考核,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再分別進行不同要求的教育。
新加坡小學為六年制,小學四年級有一次校級統考,作為第一次分流,即語言流。此次分流把學生分為三層:EM1、EM2、EM3,逐級降低對語言學習的要求;第二次分流時間為六年級離校考試,即課程流。

新加坡公立教育體系一覽
此次分流把學生編入不同課程班:特選課程班、快捷課程班和普通課程班。
在初中畢業時進行第三次分流。分流教育在基礎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多次的選拔,可以節約教育資源,因材施教,適合新加坡的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