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仲夏夜空本月底掀開序幕,國家博物館配合這個一年一度大型藝術活動推出三個氣候暖化及環境主題的藝術裝置,明天(8月8日)起預先開放參觀。
邁入第12個年頭的新加坡仲夏夜空(Singapore Night Festival 2019)從8月23日至31日舉辦,公眾可在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區多個地點,欣賞16項奇幻燈光裝置藝術和燈光投影秀,以及從29日起觀賞逾40項表演活動。 不少作品凸顯東南亞特色,例如,國家博物館外大榕樹將成為「投影螢幕」,上演以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為靈感的燈光秀,本地演奏小組Gamelan Asmaradana配合燈光秀演奏印度尼西亞爪哇打擊樂器甘美蘭及詩歌。燈光秀也會投影在標誌性建築外牆,首次上演外牆燈光秀的包括史丹福閣鐘樓等。

表演項目方面,來自阿根廷的Fuerza Bruta表演團融合劇場、舞蹈和特技的演出,是今年重頭戲。 國家博物館周四起預先展出三個藝術裝置,從不同角度探討可持續課題及氣候變化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其中,Whispers和Collapse!透過風力、視覺及音響效果,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

Whispers通過電扇製造時速達100公里的風力,呈現巨風吹起塑料布的視覺效果。創造作品的是加拿大團體LightSociety的撒克勤·貝斯特說,作品希望把風力「立體化」,讓人們一窺大自然的力量和奧妙,提高對自然界的關注。 法國導演呂克雅克特創作的Collapse!透過音效讓觀眾體驗冰川融化的震撼。本地藝術家羅傑瀚創作的Intergalactic Dreams,則通過雕塑和動漫等方式,想像未來地球不適合居住時,人們探索外太空後找不到替代星球的故事,傳達保護地球的信息。

新加坡仲夏夜空總監張秀鳳說,仲夏夜空結合本地及海外藝術家作品,希望滿足觀眾的期待,讓人們看到熟悉的空間「脫胎換骨」,展現不同面貌。欲知詳情可上網:nightfestival.sg。 《聯合早報》和「新加坡仲夏夜空」合作,讓讀者下周一參與中文導覽,優先觀賞國家博物館三個藝術裝置。

導覽時段為上午10時至10時30分;上午11時至11時30分;中午12時至12時30分(每場送八對門票)。有興趣者可上網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