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林俊傑在哪裡?陶喆深感有責任培育下一代音樂人,所以即使在台北設立音樂工作室三年都在賠錢,他也不放棄,還在新加坡創校。

陶喆與知名製作人朱敬然(Andrew Chu)三年前在台北設立「新歌文創」工作室,推廣音樂教育,發掘有潛力的音樂創作人。去年(2017年)7月,他把觸角伸及新加坡,在這裡創立「喆學音樂學院」(David Tao Music Academy of Musicology),由新加坡音樂人洪俊揚負責管理。
「喆學音樂學院」沒有實體校園,而是會不定期舉行各類音樂講座,邀請專業音樂人分享心得。陶喆日前就與朱敬然及本地知名編曲人梁伯君(George Leong),在拉薩爾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免費講座,指導有興趣從事音樂創作的朋友,如何讓自己的作品走出新加坡。

陶喆在座談會之後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透露:「『新歌文創』這三年都在賠錢,但我做這個不是為了賺錢,我有其他方式賺錢,重要的是,下一個林俊傑、周杰倫、王力宏、陶喆在哪裡?」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培育下一代音樂人。
選擇在新加坡辦校,陶喆說:「新加坡出產了多少優秀的音樂人啊!像吳慶隆、Kenn C、Martin Tang、偉菘偲菘。」他認為新加坡音樂有其獨特魅力:「這裡的音樂人很幸福,不同種族住在一起,可以聽到各種音樂,吸收各種音樂養分。」

陶喆分析現在的音樂市場一個全球市場,數位平台的普及,讓你無論身在何處,你的音樂都可以被聽到,但他強調:「關鍵是,你還是要做出一個大家喜歡的東西,而要寫出好的作品,需要工具,要知道怎麼寫詞譜曲。」他希望傳授自己的知識,提供新一代音樂人做音樂的工具,讓他們的作品被聽到。
陶喆透露,接下來考慮辦寫詞講座,邀請林夕、娃娃、李焯雄、葛大為、方文山等著名寫詞人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