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色澤金黃,味甜可口,「香氣」撲鼻的水果,在新加坡到處都有賣,大家都管它叫榴lián。

但是近日,關於榴「lián」怎麼寫,中國人和新加坡人battle了起來~

中國人:誒?當然是榴槤啊,從小到大學的就是艹字頭的蓮,輸入法打出來的也是這個蓮。
新加坡人:我們學的是木字旁的「槤」,這也是能在新華字典里查到的!
查閱新華字典,我們真的查到了這兩個字!

為什麼中國和新加坡對於這個有爭議嘞?究竟哪個字是對的嘞?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後發現:
槤,在古書上指古代宗廟祭祀時盛黍稷的器皿,但是在新馬地區,普遍用在「榴槤「上。
「榴槤「本來就是durian的音譯,新馬華人採用「槤「,主要考慮它是木本植物的果實,長相「威武「,用「榴槤「二字感覺太溫柔,不符合它的形象。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出版的重要辭典辭書,也開始收入具有南洋風味的中文字,比如「槤」、「峇」等。


所以,這位網友,真的不是寫錯字哦~在新馬地區,「槤「字更為規範。

新華字典也一直在擴充和修改,「槤」就是個典型例子。
昨天,微博上也熱議,又有一波漢字可能會被修改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
為什麼要改呢?因為:讀錯的人太多了!可能會被更改拼音。

網友調侃,作者們會說:「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新加坡特色的字啊,歡迎留言分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