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有超過2200人從新加坡理工大學畢業,是新工大創立以來畢業生最多的一屆,這些畢業生來自47個本科與研究生課程,包括首次頒授的航空運輸管理榮譽學士學位。
新工大的實體畢業典禮星期三(10月12日)起分三天舉行,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是第二天的主賓。
黃循財在致辭中說,新工大創立10年來已經在本地的應用學習領域嶄露頭角,招收的學生人數從首批的500人增加到現在的9000人。

2021年新工大畢業生 近96%半年內找到工作
新工大採取的是結合課堂學習和實際操作的教學模式,畢業生就業表現優異,是新工大和各行各業夥伴攜手合作的成果。今年9月公布的2021年新工大畢業生就業調查結果就顯示,有接近96%的新工大學生在畢業半年內找到工作。
黃循財說:「這比許多自主大學的表現還要優異,是相當大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修讀放射診斷學、職業治療和放射治療等綜合醫療課程的畢業生,去年取得了100%的就業。這主要是因為新加坡人口迅速老齡化,到了2030年有大約100萬公民年逾65歲,推動對醫護專業人員的需求,也為這個增長領域製造大量的就業與職業發展機會。
新科技如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放射診斷師識別人體內的異常,也能幫助放射治療師針對患者量身訂製化療劑量,減少後者承受的輻射和提高護理質量。通過遠程護理,職業治療師也能幫助老齡人口在家中康復。
黃循財提出,隨著科技發展,未來人們須不斷地學習新技術、了解新的治療方案,以提供更高素質的醫護服務,因此這些領域的畢業生也要不時重返校園繼續進修。他說:「今天雖然可能標誌著大學學習生涯的結束,但終生學習旅程才剛開始。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培養持續學習的心態,及時掌握做好工作所需的最新技能和知識。」
黃循財也承諾,在終身學習的努力中,政府和新工大等機構將繼續提供支援。
新工大今年首次頒授的航空運輸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共有52名畢業生。修讀這項課程的學生有八個月時間到航空公司、機場以及貨運公司等機構實習,吸取實際操作經驗,以及掌握這個行業所需的分析、管理與運作等技能。
新工大今年也頒授首個名譽學位,新工大董事會創始主席伍逸松在星期四的畢業典禮上,獲頒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以表彰他2009年9月至2022年3月間,為新工大做出的貢獻。
這些貢獻包括領導新工大打造應用學習、與業界夥伴加強合作,以及大力推動新工大在榜鵝數碼區設立校舍,方便大學與業者就近合作。
伍逸松在答謝詞中說,受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突、高通貨膨脹率以及行業顛覆影響,人們正進入充滿不確定的時期,但他有信心,新工大這所年輕又靈活的學府,能繼續成為新加坡大學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