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屏的各大財經博主都在說,疫情後第一個「躺贏」的國家出現了——不是越南不是美國,而是新加坡。最近,亞洲各城市航班數,新加坡國際航班眾多,承接了大量人才、外企以及業務。而中國的家長們,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爆火的新加坡低齡留學,原因很簡單:
費用沒有歐美貴,離得近,政局穩定安全、華人多語言通,「中西合璧」教育質量高,出行便利,陪讀簽證方便等。
談到教育內卷,整個亞洲地區就三個國家是非常出名,即中國、韓國、新加坡。如果說中國難在龐大的人口基數、韓國難在考題太難、那麼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則直擊很多家長心中最深的恐懼:分流。

圖源:Pixabay
在新加坡這個國家中,孩子從小要經歷4次分流,只有20%的孩子能進高中,在這種巨大的人才篩選過程中,新加坡的教育壓力可想而知。
新加坡的教育壓力是非常大的,真正能成為學術人才的人十中無一。
除了公辦教育的內卷外,由於新加坡是移民國家且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處,國際化程度都非常高,國際化教育也在這種土壤下得到飛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自然也是更激烈的競爭。
然而激烈的競爭並沒有讓中國的國際化家庭退卻。隨著中國開放的逐步深入,選擇新加坡作為國際化教育目的地的家庭越來越多。而在這背後,則是新加坡教育對他們巨大的吸引力。
很多同學準備入境新加坡,為了方便大家入境準備,本期我們為大家盤點一下留學生在新加坡生活一個月的生活費需要準備多少,我們往下看~

圖片、資料來源:
Economist Intelligence, 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2021
WCOL指數以紐約市的生活成本為基準(100),顯示了城市與紐約之間的生活成本差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巴黎和新加坡並列第二,生活成本比紐約高出4%。但對留學生來說來說,在新加坡生活成本真的有那麼高嗎?
01 住宿
新加坡是人口密度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摩納哥。新加坡近兩年來熱度不下,隨著越來越多人前往新加坡工作學習生活,本地的租房市場一直處於供小於求的狀態,租金漲漲漲,好房源一出就被「秒搶」。真是現實版的「手慢無」。大家可以通過我們為留學生建立的微信小程序「一鍵租房」來找合適自己的房源。通常,舉例來說在新加坡的一間睡房房租花費在800SGD - 1500SGD左右,整間公寓的話大概在2000SGD - 4000SGD左右(當然還是要看公寓所在的地點)話如果和同學合租一間房間,價格會稍微低一些。

02 飲食
新加坡的美食是重要的的文化因素。一些新加坡菜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美食。2011年,四道新加坡菜被列入"世界50種最美味的食物(讀者評選)"名單—分別為海南雞飯(第13名)、辣椒蟹(第29名)、加東叻沙(第44名)和RotiPrata(第45名)

今天,在新加坡外出就餐時,小販中心(Hawker Centers)、咖啡店或美食廣場(Food Court)是日常飲食的主流,而不是在餐館就餐,原因是方便、選擇範圍更廣、價格實惠。

這些小販中心分布廣泛,價格便宜,通常在一個Hawker Center中設有幾十個攤位,每個攤位都提供自己的特色菜肴。小販中心,即露天美食廣場,已經成為新加坡飲食文化的定義。食物是相對便宜的,Hawker Center平均一餐4-8新元。對於有預算意識的同學們來說,每月的食品預算大約在600-1000新元左右。
03 交通
日常在新加坡通勤的最佳方式是搭乘地鐵和巴士。新加坡的地鐵網絡的線路延伸到整個國家,幾乎可以把你帶到島上的任何地方。
小編平均每天上下班搭成公共巴士,平均每月的費用在60SGD - 100SGD之間

04 娛樂
在工作日,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學生只需要花費8新元,周末需要支付全票價格12新元。看完電影後去中餐館吃一頓午餐,人均消費在30新元–50新元之間。如果你打算辦一張健身卡,最低每個月的費用低至60新元。如果你是一個藝術愛好者,新加坡有不同的博物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學生費用在9新元,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14 新元。

在2021年的最新數據中,新加坡國際學校再創佳績,全球238個滿分中占據了133個席位,可以說是贏麻了。
在2018年全球的PISA測試中,新加坡僅次於中國,排在第二。而在2009年、2012年和2015的測試中,新加坡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等各項測試中,一直位列世界第一。

圖源:Pixabay
新加坡教育體系有四大特點。
01 其一是大家熟知的分流早
政府學校體系裡,三年級就有挑選天才學生的GEP考試,六年級就進行分流考試,被稱作小六會考,學生會被分流到直升通道、O水準、N水準等學校,進行分層教學。
政府學校入學門檻不低,留給國際生的名額極其少,一年級不招收國際學生,二年級後可以通過AEIS考試申請入學,規定需要留一級。
02 其二是雙語教育
除了超高的成績保障外,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還有著雙語教學的特點更加適合中國學生融入。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中,學校的所有課程都用英語授課,漢語作為第二外語教學。這意味著在新加坡上中小學,學生可以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緊密結合的情況下接受國際教育。
李光耀先生在《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的雙語之路》里詳細回溯了幾十年的雙語教育改革之路,目前政府學校以英文為主,母語為輔,部分學校開設了浸潤式的雙文化課程。
國際學校里對母語也很重視。從幼兒園起上的就是浸潤式雙語課程,一個中文班主任一個外教班主任,小學低年級進的是中文母語班,中文課一個禮拜4次,一次差不多1小時,一周外面再補一次。小學高年級一周上5次。

03 其三就是文化的多元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多種族的國家,種族以華人、馬來人、印度裔為主,有四種官方語言。地理位置又很關鍵,中西文化中間之地,大量外企設點,外國人比例很高。
新加坡五百多萬的人口,僅從比例來看,每年升入名校學生不少的。很多優秀學生會選擇在新加坡本地大學就讀。
以牛津大學為例,2019-2021年數據顯示牛津在國內錄取了459人,新加坡193人,錄取率來看國內7.7%,低於新加坡11%。
但不管在哪兒,金字塔尖的競爭總歸是非常激烈的。除了國際學校外,政府學校如英中,還有高中從國內考過來的孩子競爭力非常強。
04 其四就是強大的師資體系
在師資方面,新加坡擁有著強大的師資體系,不同於國內對於優秀師資的哄搶。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由於起步較早、投入大、名校效應等因素,新加坡聚集了國際化一流的師資。

特別是在IB體系方面,新加坡的國際化學校花重金聘請來自世界各地有名望的教師任教。他們都是受過良好的國外教育,對西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對於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更加有利。
如果你說中國學校也肯花錢啊,那麼問題來了在同等或者相近的教育投資下,你作為教師更願意去好生源、高水平師資扎堆的情況下就業,還是選擇一個發展潛力大的地區?教育資源都是在集中的,師資也不例外。
此外,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因材施教會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
總體來看,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優勢在於師資力量、國際化程度、漢語接受程度等多方面,相比國內的國際化學校,新加坡的國際化學校的內卷更多,但相對的其教育水平也是很高的,對於那些期望孩子衝擊名校的家長們來說絕對是個優勢。
然而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真的就那麼完美無缺嗎?這還要從近年來整體的新加坡留學趨勢開始說起。

新加坡趨勢整理
在線教育的優勢區間在哪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新加坡的留學雖然有很多優點,但選擇與否我們同樣需要從多維度理性地分析,從今年的留學趨勢來看,新加坡雖然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睞,但卻並不是中國家庭的首選。
目前中國國際化家庭超過10萬人選擇的國家有4個,分別問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雖然同為前10,但體量同這些國家顯然有著數量級的差距。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加坡的高升學率伴隨的是殘酷的競爭,在留學生方面,新加坡每年都要接受的留學生總量破百萬,再加上本地的內卷極具嚴重,很多學生都選擇國際化的道路層層擠壓之下新加坡的國際化教育競爭甚至比國內還要殘酷。
如果不想過早進入升學賽道,也可以考慮選擇國際學校。新加坡目前有三十幾所國際學校,目前沒有權威的國際學校排名,一般就從招生熱門程度給學校劃分梯隊,英系、美系、IB體系都有。德威、UWC、美國學校和東林信託等算是幾所比較熱門的學校。
英式學校如德威、北倫敦、東林信託對於學術抓得特別嚴格。美式學校在低齡階段比較關注孩子的性格,也更自由一些。超熱門學校學位緊張,錄取門檻也高。擇校還是看家長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最熱門的就最適合自己。
除了激烈的競爭外,新加坡留學開銷是非常高昂的,同樣讓家長們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