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來說,每一次的重要考試,就像來到了一個人生的分水嶺,中考就是這些孩子們遇到的第一個重要關口。
是選擇在國內上學,繼續擠「高考」這個獨木橋,還是走出國留學的路線?在這個十字路口上,家長應該如何輔助孩子做出決策?
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中考後新加坡留學的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從升學路逕到優缺點,為您的重要決策保駕護航。
01 通過「O水準」考試,進入政府高中/理工學院/新加坡私立大學/
英澳大學預科班
新加坡劍橋「O水準」測試被認為是新加坡中考測試,由新加坡教育部與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局聯合組織統一測試。由於新加坡中小學教育質量普遍較高,尤其是英語方面,到初中畢業這個階段,已經和中國學生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我們必須面對這種差距,並在出國留學後,充分利用優越的英文學習環境,刻苦努力,有針對性地加強英文學習,以縮小與當地學生之間的差距,並在O水準考試中獲得好成績。
通常情況下,基礎較好的學生需要花費一年時間讀取O水準預科班來備考,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需要花費兩年時間來做準備工作。
獲得「O水準」成績,並且經過相應面試或者其他申請材料之後,即可報考政府高中,理工學院,新加坡私立大學或者英澳大學的預科班。

優點
政府高中,理工學院,新加坡私立大學等均為十分著名學府。這類學校給學生以十分良好的教育培養機會。學生就讀這類學校可與世界一流教師、學者交往,並有較好的工作機會。
缺點
要考上政府高中,理工學院及新加坡私立大學等等,都需要申請者有出色O水準的表現,對於部分普通學生而言是個很大的問題。申請的過程也是非常嚴格的,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資質(如英文水平),要求申請人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學術能力。
02 通過AEIS考試進入政府中學
AEIS是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國際學生統一入學考試,由新加坡教育部開設,專為有意申請就讀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國際學生準備。
該考試面向12歲至16歲的來自海外國家的學生(包括公民、永久居民和過期學生簽證持有者),目的是為這些學生提供進入新加坡國家教育體系的機會。
在通過AEIS考試後,新加坡教育部將根據各公立學校的空缺學額情況、考生的考試成績、考生住址,為通過該考試的學生安排學校就讀。

優點
政府中學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訓機會。與私立學校相比,政府中學的學費較低,而且學生可以更輕鬆地適應新的文化和環境。政府中學對學生的升學要求也比較寬鬆。
缺點
政府中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要求較高。學生需要適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文化。政府中學所提供的課程設置一般較為固定,可能無法滿足個別學生的需求。
另外,對於中國學生來說,英文水平通常會比新加坡本地學生低,因此,即使通過AEIS考試進入新加坡中學,他們的學習進度通常會慢於當地學生。
一般來說,比如國內的初三畢業生,進入新加坡中學後可能需要重新學習初三或甚至初二的內容。只有在英文水平提高後,才能夠跟上當地學生的學習進度,這一點需要學生和家長做好心理準備,所以欣澤並不是很推薦這種留學方式。
03 申請就讀國際學校
申請就讀國際學校是中考後去新加坡留學的另一種主要方式。相對於政府學校和私立學校而言,國際學校更多地關注的是國際化的教育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國際學校一般都採用國際課程體系,如IB、AP等等。

優點
國際學校的課程更加貼合國際標準,更加突出學術素養和批判性思維。此外,國際學校也有很多優美的校園和周到的教學設施,如體育館、游泳池、博物館、藝術工作室和圖書館等。因此,學生可以獲得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更加多樣化的文化體驗。
缺點
國際學校的學費較為昂貴,普通家庭很難承擔得起,而且課程難度大,因此,該選擇相對於其他留學路線而言,門檻較高,除非孩子非常優秀,一般很難通過新加坡的高一入學測試。此外,由於國際學校下學生主要是外籍人士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從而缺乏了與當地同齡人一同學習的機會,也可能造成距離感,這種留學方式欣澤也不推薦。
04 總結
除上述4條留學路線外,還可採用其他途徑進入新加坡學校學習,例如中考前即開始赴新加坡學習。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留學路線都需要家長與學生具備適應能力並且克服各種困難。
各種方法各有利弊,需選擇最合適的留學方法,並注意學習語言和文化適應。在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留學方式日益多樣化,中國留學生赴新加坡學習的預算,教育資源和文化背景等問題均需父母考察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