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均購買能力亞洲第1!為什麼我的錢總是不夠用

2019年11月21日   •   2萬次閱讀

不大的新加坡,在50年左右的時間裡,屢屢斬獲佳績。全球最宜居、亞洲最美麗、世界最強經濟體……各種第一拿到手軟。

這次,新加坡又又又拿了亞洲第一的好成績。倒不是因為「高顏值」,而是因為大家的購買買力實在太優秀。

新加坡一般居民的購買力越來越強,目前已經躍居全球第16位,奪得亞洲第一的桂冠,也是唯一一個躋身前20大的亞洲城市。

但還是有許多網友槽

小黑:人均購買力都超中國了?那為啥新加坡的豪宅30%還是被人家買走了?

磕壞的魚頭:生活在坡島的我,表示對購買力的提升毫無感覺。每天還是「滴」的一聲,刷走我一塊的血汗錢,走進MRT。中午去到公司樓下買上5塊3的炒牛河,還小心翼翼地「跪求」老闆多放點菜……

我愛我家:只有我好奇,不漲工資哪裡的購買力嗎?每月看著毫無變數的薪水,心裡毫無波瀾。只有在踩點上班打卡失敗,被扣獎金時,心裡才罵一句「MMP」……

萌娃我當家:剛休息完產假,我家差點「破~產」。產檢結束,我成了職場媽媽,老公和我經常被誰帶娃的問題搞得一個頭兩個大,請女傭沒有錢,讓父母過來,簽證不好辦……孩子上學更是大難題。

難不成這個排名是假的?

上榜原因是新加坡政府托底

權威發布還能有錯 ?而且還有不容爭辯的背後原因:新加坡人均購買力的排名提升,主要得益於生活費不高,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四大公共服務能讓一般居民負擔得起。具體情況,我們還是先來看看。

年輕人買得起的新加坡組屋

這個話題我們也是老生常談,新加坡奉行「居者有其屋」的福利房政策。

簡單說,新加坡組屋的價格基本是在20萬新幣到50萬新幣之間,加上政府公積金,剛畢業工作四、五年後結婚的年輕人自己付首付買一套三房式或四房式的組屋幾乎毫無問題。再加上各類津貼計劃,大大提高了新加坡人的擁屋率。

「加量不加價」的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水平,可以說是國際一流水平。香港首代玉女掌門張柏芝的兩個兒子在新加坡讀書。

TVB金牌配角「歡喜哥」許紹雄為了女兒的教育,購買房產之外還拿到了新加坡PR。

不管是富商大賈、還是社會名流,都在層層篩選之後,選擇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不是巧合,而是妥妥地實力證明。

認可度如此高的教育,學費也被新加坡政府承包了。

超級便利的新加坡交通

大家都知道,在新加坡買輛車是十分奢侈的事,買車、護理、維修……都不算,還要一張被稱為最貴鐵皮的擁車證。

作為公共服務中的一項,新加坡的交通是真心便利又便宜。造價上億的MRT滿島跑,只要你想去的地方,一般都可以輕鬆到達。新加坡的巴士雖然不報站,但是收費也十分合理,不會造成高消費。就連我們經常吐槽的德士,也比一些歐美國家來的便宜。除了這些方面,小販中心也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生活成本。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