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演藝業者狠批新加坡製作較中國落後20年?阿哥鄭斌輝認同水平懸殊:這是「往內看」的結果!
斌輝對演藝充滿理想與熱忱,離開新傳媒簽約長信傳媒之後接拍不少中國大劇,包括《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大俠霍元甲》,近期也拍完《靈魂擺渡.南洋傳說》,新劇《南洋女兒情》剛開始拍攝,因疫情暫喊停。
相比中國劇已躍登國際視野,曾有業者慨嘆,新加坡戲劇製作較之中國步伐落後了20年,言下唏噓。

在《靈》之《五公子》單元中,斌輝飾演一名千年饞嘴神獸饕餮。(受訪者提供)
闖蕩中國演藝圈,目前人在新加坡的斌輝,2月22日晚上接受《新明日報》訪問,被問起製作水平懸殊,他略有猶豫,想了一下才說:「某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說法」。
他分析這是因為市場取向:「本地製作過去10多年都是『往內看』,忽略了海外市場;同樣的,中國製作過去也是『往內看』,但近年5至10年開始『往外看』變化就很大。」
「身為新加坡人,我深愛自己的國家與本土文化,衷心希望看到本地製作能有多一些勇氣去嘗試拍攝不一樣的內容題材。」
他認為,唯有破釜沉舟、勿拘泥於既定題材、無懼失敗,勇於創新,敢敢走出舒適圈,勿抱持固有的「成功方程式」,方能闖出新格局。
「本地能拍的題材很多」
「新加坡很多方面都很先進,但也有『陰暗』的角落,這些都是題材,可以嘗試去觸碰,儘管我們不像中國,沒有古蹟、名山大川,但漂亮的景點也不少,若能不受局限,真的很多題材都可以拍,比如神、鬼、靈異。」
斌輝以自身為例,他曾被指沒有古裝臉,不適合拍古裝,自己也被「洗腦」認為當不了「古人」,但神州大陸一游,幾部中國古裝劇下來,斌輝演繹大俠、山寨霸主皆壓得住場,氣宇軒昂,證明未嘗不可。
「去了中國拍戲,發現跟我過去18年走的路截然不同,我對發展非常滿意,事業上算是尋找到新突破。」
接了幾部古裝劇,斌輝終於當回「現代人」,先是接拍奇幻劇《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待馬國疫情緩和,再續拍《南洋女兒情》、之後還有《南洋英雄淚》,一部接一部忙得不可開交。
新劇取材南洋,斌輝語帶欣喜:「推介南洋風味給全世界的觀眾看,從長遠角度看,能吸引更多人對本地製作與本地姜的認識,絕對是一件好事。」
《靈》演"神獸』
在《靈》之《五公子》單元中,斌輝飾演一名千年饞嘴神獸饕餮,尤其愛吃「人的靈魂」,他化為人形時是個「神廚」,烹煮出來的菜肴令人慾罷不能,食客須入住餐廳,連住七天,吃足七天,滿足食慾之後,靈魂便被神獸褫奪,某程度看,這神獸讓「獵物」到嘴之前先當個「飽鬼」。
幻化為人形的斌輝西裝筆挺,沒有浪費他的好身材,有對手戲的是王冠逸,提到冠逸,他大有惺惺相惜之情:「大家都是新加坡人,冠逸在中國知名度很高,但紅而不驕,專業隨和,他拍戲做足功課、會聆聽導演意見,也會看對手怎麼演,團隊精神非常好。」
記者打岔,有碰過「團隊精神很差」的演員嗎?斌輝趕忙笑說:「我沒那麼說。」
新劇《南洋女兒情》是反派男一,他希望塑造的是個有血有肉、有層次的奸角,不會為壞而壞,最終下場若能令人同情才是成功。
疫情停工 忙寫電影劇本
儘管《女兒情》因疫情喊停,但斌輝也沒閒著,埋手忙電影劇本。
他透露本地Clover Films老闆林德提出合作方案,「之前拍的《再見巨人》也是他公司的,林德物色新導演,覺得我還OK,就開始寫劇本。」
那是一部中文電影,偏向人性寫實題材,斌輝戲言正為新劇本「掏心掏肺」,要導還是要演還在斟酌,估計明年開拍。
記者:陳韻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