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新加坡教育部已經取消小三、小五、中一和中三的年中考試。為了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21世紀技能,教育部長陳振聲宣布,到了明年,所有中小學將取消各年級的年中考試。

圖片來源:8視界
很多家長擔心,如果取消年中考試,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能評定學生的表現?能讓學生正視本身的弱點?
對此,新加坡教育部明確表示,即使沒有年中考試,學校也有定期評估,以幫助學生衡量學習進度,找出強項,縮小學習差距。
有小學在取消一些年級的年中考試後,更靈活地規劃了學習活動,將原本課後進行的專題作業融入課堂時間。也有中學在取消考試後,與大學合作將流動實驗室帶到校園,讓學生向大學教員學習,開拓視野。
小學
讓學生根據不同任務協作,因取消小三、小四和小五的年中考試,校方把專題作業融入課時。學生有四天到學校,不以正規方式上課,而是利用時間與組員集思廣益。

先鋒小學(Frontier Primary)數學部主任葉慧媛說,
專題作業的用意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應用跨科目知識。騰出備考的課時後,教師能更靈活地規劃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探索學習。
由於低年級學生沒有考試,除了小測試與作業,教師也通過定期反饋表讓家長了解孩子的進度。以華文為例,反饋表會列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是否處在基礎、熟練等不同階段,以及反映學習態度等。校方並不是第一次採用這類評估指標。
中學
南僑中學校長蕭芳輝指出,年中考試期一般歷時約兩周。中一中三學生沒有年中考試後,教師可更靈活地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或小組協作。
校方在年中的考試期也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把「流動實驗室」帶進校園。中一中三學生輪流到實驗室,向大學教員學習設計思維。學生因此有機會接觸課本以外的知識,並了解大學的學習機會。
在新加坡,這樣的政策到底是好是壞呢?
好處在於能夠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發現作為,壞處在於少了考試的「迫切感」,孩子可能會產生臨時抱佛腳的心態…
取消年中考試的學校有更多的時間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一些學生也反饋說,他們現在有更多的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強項。學校會善用騰出的時間來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使他們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探索時間
教師們重新設計了課程,包括更多的小組工作和演講。

例如,在英語課上,學生們分組研究不同的社會事業,如ACRES(動物福利慈善機構)或SPD Singapore(支持殘疾人的慈善機構)。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演講說服他們的同學支持他們選擇的事業。
實踐經驗
在科學課上,學生們花了更多時間在學校的花園裡學習植物的方方面面。
學生可以用iPad掃描二維碼,以獲得他們植物的相關信息。他們還在學校的Vegepod水培系統中種植和收穫蔬菜,學會了如何收穫蔬菜以及蔬菜所需的適量水。
新技能新興趣
從射箭到泰拳,再到戶外烹飪和風箏製作……學生有機會在學習節中嘗試新的活動。

中一學生參加了體育選修課,並提供了一系列運動可供選擇,包括射箭、高爾夫和泰拳。
中學二年級學生體驗戶外烹飪。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計劃菜單,準備食物,並在小型爐子上進行烹飪。
中三學生獲得了東協文化沉浸體驗,在那裡他們更多地了解了鄰國的文化、食物和歷史。
通過這些計劃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激勵他們繼續探索他們熱衷的領域或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