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都說新加坡重視教育,從小學到高等教育都給學生們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和環境,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也通過獎學金激勵學生,同時減輕他們的負擔。
「提升」獎學金
領取「提升」獎學金的收入頂限今年調高,更多就讀自主學校的較低收入家庭學生可獲益,每年的獎學金金額也從800元增加到1000元。
接下來,提升(UPLIFT)獎學金每年預計可惠及約700名學生。
獎學金開放給家庭總月入不超過4400元,或人均月入不超過1100元的新加坡公民學生。原有的家庭總月入頂限是2750元,人均月入為690元。

教育部自2019年推出提升獎學金,肯定成績優秀或以才藝通過直接收生計劃到自主學校就讀的低收入家庭學生,協助他們應付學習開銷。至今,每年有約470名學生獲頒提升獎學金。教育部預計,調整後每年可惠及多230名學生。
本地有12所自主學校,包括國大數理中學和新加坡藝術學院等四所專科自主學校。自主學校的學費較高,由校方自定。根據教育部網站,公民每月學費可介於300元至600元。
學生無需申請提升獎學金,符合條件並已在自主學校助學金下獲得特定比率學費津貼的學生,會自動獲頒獎學金,調整可進一步幫助有需要的學生,避免他們因經濟負擔而對報讀學校卻步。
李光前醫學院獎學金
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獲捐500萬元,將設立獎助學金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部分學費和雜費援助。
在獲得創投公司紀源資本(GGV Capital)的這筆贈款後,南大李光前醫學院將和政府配合制定長期的計劃,為貧困學生支付部分學費以及學習用具、參考資料等自費費用。
這筆款項將用於設立紀源資本學習獎(The GGV Capital Award)和輔助獎兩部分,預計於2023學年開放申請。
學習獎可每年為多達150名大一至大五學年未獲全額獎學金的學生提供學費上的經濟支持。這筆獎學金以及教育部和李光前醫學院助學金,可為學生提供高達90%的補貼。

此外,第三至第五學年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也可申請年度輔助獎,這筆款項可為多達120名學生提供購買參考資料、學習用具、手術袍等開銷的經費。
金沙旅業獎學金
濱海灣金沙和母公司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撥款約140萬元成立金沙旅業獎學金,培養本地酒店管理、旅遊和餐飲等領域人才。
超過100名在本地六所高等學府修讀款待業和旅遊業相關課程的學生將從金沙旅業獎學金(Sands Hospitality Scholarship)受益。獎學金是「金沙關懷」社區參與計劃的一部分
這六所學府是南洋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共和理工學院、新加坡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和新加坡理工大學。
獎學金不附帶任何簽約條件,並會協助獎學金得主應付至少三年的教育開支。學生可將金額用來支付學費、教材、參加海外交換活動的開銷或其他活動等。
獎學金明年開放申請,二年級及以上的學生可通過各自學府申請。
工程與科技獎學金
濱海灣金沙和母公司拉斯維從明年起,對數理與工程有興趣及能力的初級學院和高中生可申請工程與科技獎學金,每年惠及200人。
由教育部新推出的工程與科技獎學金為期兩年,資助學生在初院和高中的學費,每年頂限為2400元,並另外提供1000元。
教育部推出獎學金是為了加強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教育,鼓勵更多人投入STEM行業的工作。
教育部指出,獎學金資助那些在數理方面有很好基礎,對應用和跨學科學習有志向的新加坡公民學生。

獎學金得主將有更多機會掌握STEM技能,參與大專學府的STEM工作坊,以及由業界代表主辦的講座和企業學習之旅等。

學生也可到公共或私人領域的工程與科技公司實習,加深對STEM行業的認識。教育部會與經濟發. 展局合作,安排企業實習機會;參與的公司包括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等。
工程與科技獎學金明年初開放給高一學生申請。修讀三年課程的勵仁高中學生應在二年級申請; IB課程和國大數理中學學生同樣可在最後兩個學年獲頒獎學金。
工藝教育學院獎學金
40年前,陳嘉庚基金會在眾多華社領袖的支持下成立,並在首任主席陳篤山的領導下籌集到600萬元基金,以推動各項活動,包括頒發高級學位獎學金、主辦青少年發明獎等。
陳嘉庚基金會推出新的工藝教育學院獎學金計劃,在新計劃下,基金會從今年起,每年頒發10份各6000元的獎學金給品學兼優的工藝教育學院畢業生,資助他們到理工學院深造,通過另一條升學途徑掌握技能,爭取光明前程。獎學金的頒發不分種族、宗教,開放給本地公民申請。
陳嘉庚基金會是從1983年開始,每年頒發九到13份高級學位獎學金給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資助他們在本地或海外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每份獎學金金額是1萬2000元,不附帶任何條件。除了陳嘉庚基金會的撥款,部分獎學金還得到其他機構或個人贊助,如陳延謙高級學位獎學金(人文)、李尚大高級學位獎學金(教育與藝術)、廖雪娜高級學位獎學金(經濟)等。
高級學位獎學金的頒發不分種族、宗教,2021年有一名印族獎學金得主迪雅傑山,申請到芝加哥大學修讀計算社會科學文學碩士學位;2022年則有一名馬來女生西蒂哈茲拉,獲獎學金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科學(社會和行為健康科學)博士學位。
每年會有140至180人申請這一獎學金,委員會經過幾輪篩選,最後選出20人進行面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