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apore International School
新加坡國際學校搖號不搖號?
Application Process & Criteria
最近,幼升小、小升初的搖號政策和最近公布的搖號結果在北上廣深各大學齡兒童家長群里炸開了鍋。
最新政策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包括國際學校、雙語學校),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同步登記報名、同步招生錄取、同步註冊學籍,任何學校都不能以考試、測試或者面試的形式篩選生源。以北京為例,在國際教育家長圈裡備受關注的北京市鼎石學校、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北京市海嘉雙語學校、北京世青學校等都屬於民辦學校,因此以往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完全通過自主命題和面試來選拔學生的篩選方式將成為歷史!

北京市鼎石學校
既然是搖號入學的政策,那就必然存在著「搖得上」和「搖不上」這兩種結果。越是在師資教學、硬體設施、升學等方面有口碑的學校,搖號中籤的幾率就會越低。也就是說,現階段想要入學第一梯隊名校,拿到學校的錄取offer只是第一步,還需要在搖號中中籤才能夠真正入讀。對於優秀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入學的不確定性,部分優秀的學生也必然會失去入讀心儀的學校的機會。

北京市海嘉雙語學校
那新加坡的國際學校是如何來篩選申請學生的呢?會有哪些具體的錄取原則或者標準?我們根據學校官網的信息和上千例申請經驗,總結如下。
篩選方式

新加坡國際學校各自獨立的申請系統
新加坡國際學校大多採用獨立申請制,即申請者以個人為單位向各間學校分別遞交入學申請,提交學業報告和文書,參加筆試和面試,進而由學校篩選入學。不同國際學校的入學要求,包括面試和筆試的方式、內容、難度都有區別。但總體來說,只要申請者的學業報告和文書符合入學標準,且順利通過筆試和面試,就算正式通過考核進入waitlist(等候名單),再由學校根據學位剩餘情況發放offer——沒有搖號環節,可謂全憑實力和努力,圓夢名校不再受運氣的影響!

新加坡頂流名校UWCSEA的學生們
一、學業報告
學業報告是國際學校申請的基礎材料。一份符合標準的學業報告是由學生目前就讀學校出具,通常包含學生各個科目和各項能力評分,以及學校、老師評語等。不同學校出具的學業報告,頻率、內容、豐富程度各不相同。在申請新加坡國際學校時,通常需要提交過去2-3年學業報告。越詳細,越能真實體現學生情況,且英文教學含量越高的報告,在申請中越有優勢。

某國際學校出具學業報告樣例
這裡不得不提孩子目前就讀學校的類型對於申請國際學校的影響,按照英文教學含金量排序通常為——新加坡本地國際學校>其他國家國際學校>國內雙語學校/國內公立學校國際部>國內公立學校。
之所以說學業報告是申請材料中的基礎,是因為招生老師憑藉學業報告可以直接對申請者的能力和水平進行初步定位。對於已經是國際學校在讀且成績優異的申請者,在申請時甚至有可能免試入學;而對於學業報告不夠出彩的絕大部分學生,學校則會通過筆試和面試進一步考察申請者能力和水平,甚至可能在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再加試。
二、文書
對於國際學校申請而言,文書是所有流程中可操作性相當高,也是DIY自主申請和找專業代理申請最容易拉開差距的部分。文書通常包括——學生個人介紹PPT、個人介紹視頻、個人陳述、寫作範例、推薦信等。相對於學校官方出具的學業報告,以及入學考試和面試。一套專業、詳細、出彩、切中學校錄取要害的文書,雖不一定能逆天改命,但可以給實力並不出彩的申請者雪中送炭,助實力本就優異的學生邁向更高的平台。

融葉為2歲小申請者製作的自我介紹視頻
助其成功收穫德威+布萊頓offer!
三、筆試
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筆試的形式、科目、種類、題型各有不同。
①筆試形式:
新加坡國際學校最常見的筆試形式是獨立筆試,即每個學生在遞交申請後單獨參加筆試,時間和地點相對靈活;華中國際、英華國際等本地國際學校則為統一筆試,申請者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考場參加筆試。

第一梯隊名校德威國際1-6年級的筆試內容
②筆試科目:
無論哪間國際學校的入學考試,英文(聽說讀寫和語法)一定是考察的重中之重。第一梯隊名校基本沒有開設EAL英文輔助班,因此對於申請德威、東陵信託等第一梯隊名校較高年級的學生而言,英文接近母語水平是基本要求之一。對於史丹福、澳洲國際、加拿大國際等第二梯隊國際學校而言,則主要為了通過英文考察來給學生配備合適的EAL英文輔助班。除英文外,部分學校在進入中學後會增加數學、科學等科目的筆試,以及各種邏輯行為能力測試。

第二梯隊名校史丹福PCS班入學考試分數要求
③命題方式:
在考試命題上,新加坡美國學校、史丹福、澳洲國際等多數學校會選擇WIDA、SLATE這類國際通用的英文標化考試,根據分數給學生的英文能力評級,學生可以自行預約考試以提前適應題型。而UWC、德威等多數第一梯隊名校則會選擇自主命題。
四、面試
面試意味著國際學校申請流程已經接近尾聲。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面試要求也各不相同。面試可以讓招生老師近距離了解學生的個性、英文能力、學術能力、自我認知水平等,更能面對面了解學生父母情況,以便學校在錄取時做出更精準的判斷。

融葉老師陪同小朋友前往UWC參加線下面試
在幼兒園階段,UWC、東陵信託等第一梯隊名校通常會要求一種叫做Play-based Interview(基於玩耍的觀察面試),即娃娃前往學校,以小組為單位或單獨進行一些剪紙、數數、識字遊戲,由學校老師通過觀察來打分。德威、北倫敦等英系名校,更是從2-3歲開始就要求學生能夠前往學校與老師見面。此外,更有「刁鑽」名校東陵信託,要求父母一同參與面試,並且能用英文流利與學校溝通!在申請第一梯隊名校高年級時,除了一對一的交流,還可能有更加考察申請者能力水平的學術面試以及群體面試(如UWC)。

愛思學校進行UWC K1、K2年級面試熱身營截至目前參營選手進pool率90%以上!參加
綜上所述,新加坡國際學校申請全憑實力和努力,滿足目標學校錄取要求,獲得offer後即可入學,並不需要搖號!
如對各學校各年級的篩選機制仍有疑惑,或想要了解更多,歡迎私聊小傅老師,獲取更多國際學校申請一手信息!

文章來源:新加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