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科技逐漸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手機、平板電腦、乃至VR等現代科技已經成為未來的發展的必然趨勢。學習使用它們,了解背後的原理已經進入到新加坡小學當中。
為應對時代的發展,推動教育與社會發展並駕齊驅,新加坡資媒局與教育部展開兩年合作,共同推出了一項針對中小學的數碼科技教育計劃——「數碼創客」(Digital Maker)。
「數碼創客」計劃官網
免費為中小學派送微型電腦搜索
新加坡政府為參與「數碼創客」計劃的中小學免費派送口袋微型電腦Micro:bit,學生們可以通過使用和學習數碼知識(編程),進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自去年4月「數碼創客」計劃推出以來,僅僅一年時間就有多達140所中小學參與(最初只有12所),這一數據相當於百分之四十的中小學數量。不僅是中小學生,公眾也在該項計劃中獲益頗豐。
該項計劃旨在鼓勵和推動新加坡學生了解,並親自動手製作簡單的數碼設備,從而塑造創新能力。
「數碼創客」計劃官網
學習編程搜索
在現代基礎教育中,已經開始逐漸出現編程的影子了。
編程(coding)等技能的學習就是「數碼創客」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並學習數碼科技的創建過程。
不僅如此,政府還為學校提供專業的導師,並且還會為選定的教師提供系統專業的培訓,了解並學習Micro:bit的操作與功能,進而幫助學生學習。

「數碼創客」計劃
參與學校搜索
以新加坡兩所重點的政府中學為例。
萊佛士女子小學和芽籠美以美中學,兩所學校都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強勁的學術水平表現。
這兩所學校都把「數碼創客」計劃下的課程,安排在放學之後。
比如,萊佛士女子小學,自2017年開始,近八成的小四學生就選讀了該項課程。他們學習使用Micro:bit,並學習使用代碼。

「程式設計師」的任性搜索
世界已經完全走進現代數碼科技的懷抱,學習編碼非常有必要,即使無法精通了解也是必要的。
參與該項課程的老師表示,學校上課的側重點不止在編碼技能的學習,更為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不斷思考解決的辦法,培養堅韌不拔的信念。
以芽籠美以美中學為例,學校開設該項課程並讓全體中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基本的編程知識,在初步篩選之後,感興趣的學生在進行高級課程。
高級課程的學習以分組為主,並最終通過競賽展現成果。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愛編碼的,但學校需要給他們一個機會,讓門們自己去選擇,對於感興趣的學生學校再給予足夠的支持。
對此,資媒局高級司長許麗娜表示:
在參觀參與計劃之後,學生將有能力使用科技來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瞬息萬變的數碼時代,我們希望更多的人成為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