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之路:活在詩與遠方

2019年03月15日   •   8037次閱讀

到達新加坡之前,我以為世界上只有一種處理事情的方式——靠關係。在國內,人們早已習慣了幹什麼都要求人,托關係。孩子上學要分到好班,父母看病要給醫生送紅包……誰說我不厭倦這一切?

新加坡美景

但當我在新加坡的醫院裡央告醫生替我好好檢查,必有謝禮時,他卻疑惑的問道:「為你治療是我的工作,你為什麼要謝我?」我才發現這裡是多麼的平淡如水,人人做著自己份內的事,認真負責,各取所需,不必客氣。

三月是雨季的尾巴,撐傘走在新加坡寬闊的大街上。有點小風,但並不寒冷,走到街邊的咖啡店裡買上一杯咖啡,端到路對面的圖書館裡讀上一個下午的書,這種慢節奏的生活在現在國內的大城市是絕無可能的。人們熱愛生活,忙於生活,仿佛這是遠離人世繁華的世外桃源。可不遠處的商業大廈卻時刻提醒著我,這裡經濟繁榮,人們生活富裕。

有時候我也懷想祖國,在某個滿天繁星的夜晚。舉家移民之後,即使在法律上我的身份是新加坡人,但我過去幾十年人生的所有關係,都留在了那片正在創造奇蹟的大陸。也許他們走的太快,沒有想去抬頭看看天空,霧霾嚴重,他們難以看見那麼多的星星……

移民新加坡沒耗太長功夫,移民政策還是非常寬鬆的。有朋友問我,在祖國發展多好,為什麼偏偏要出去呢?出去就算了,還要去那樣一個小國家……

我想了想之後回答他:如果單純以發展的潛力作為評判的標準而言,的確留在中國會好很多。新加坡的人大多比較死板,他們喜歡按部就班的人,但這樣上升空間不足,只是圖一個穩定。但我恰恰是喜歡安穩度日的人,生活只要衣食無憂便可知足,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我在新加坡的生活,我想用:乾淨,簡單來形容。可能這才更適合我。

友人聽了我的話,久久陷入了沉思。第二天他發微信給我說:等我積累點資本,厭倦了繁忙的生活,我就去世外桃源找你,咱們做鄰居。

我心中一喜,回了個偷笑的表情:我等你過來啊,其實你也可以找我來玩,機票不貴的,你兩地跑,我的家就是你的家!放下手機,窗外鳥鳴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