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網站上有一句話: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但是家長們的反應是:我呸!分明那些名校就是比較牛逼,校友牛逼、升學率牛逼。所以每年小學報名都是家長們的頭等大事。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地球上的華人家長都是一樣的。新加坡小學有國民小學、私立小學和國際小學,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公民必須就讀國民小學,就是有錢也不能去國際小學就讀。但是國民小學是可以接受外國學生的,比如國際金融大鱷羅傑斯就削尖了腦袋幫自己女兒擠進國民小學,所以兩者哪邊教育質量更好,自己權衡吧。

每年的小學報名大約從前一年的六月底就開始,一直持續到十月底,分成三個階段依次進行。

階段一
每個在讀小學生都會帶一張報名報回家,如果家中有明年要上小學的弟弟妹妹,直接填表即可,對在讀學生的弟弟、妹妹沒有任何限制。
階段二
階段二隻接受新加坡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報名,又細分為A、B、C三個小階段:
2A1 該階段給予兩類學生優先報名: a. 父母曾就讀於該校,並加入學校校友會;b. 父母是董事會 / 資訊委員會的成員。

2A2 該階段給予三類學生優先報名: a. 父母或哥哥姐姐曾就讀於該校 ;b. 父母是該校的教職人員; c. 孩子就讀於該校的教育部直屬幼兒園。
2B 該階段給予三類學生優先報名:a. 父母在該校參加志願工作一年以上,並且累計志願工作時間達40小時或以上;b. 父母是該校所屬教會或會館的成員;c. 父母確認為社區的活躍領袖。所有學校在2B階段將至少保留20個名額,會根據住家一公里優先,然後兩公里,最後開放剩下的給學生抽籤決定。羅傑斯就是這一階段去南洋小學做義工換得女兒的入學資格。

新加坡南洋小學
2C 經過以上還是沒有報名的孩子都要在這個階段競爭,主要根據家庭地址距離學校距離,首先錄取一公里之內的,然後兩公里,如果待入學孩子數量超過學額,那就大家去學校抽籤。具體距離學校距離可到網站onemap.sg測量,輸入心儀的學校地址,距離1公里和2公里之內的住宅就會自動以紅、藍兩色標註。另外自購房屋和租住房屋權力平等。
階段三
如果學校在以上流程之後依舊還有學額,則可以錄取外國人。名校是不會進入這一個階段的,我家附近那個不算是太著名的學校進入第二階段就已經是30%的抽籤機率,就算是住學校門衛室旁邊,要是沒有運氣加成,也是進不去的。
最後附上政府絕不承認的新加坡小學民間排行榜前十名:
英華小學
公教小學
恆力小學
南華小學
南洋小學
萊佛士女小
樂賽小學
聖希達小學
道南小學
孺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