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學開學首日,幼一和小一的學生家長可陪伴入校

2021年01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中小學的開學首日,按照新加坡教育部此前的規定,新加坡幼兒園一年級(K1)、小學一年級新生以及中學生於今天開學。小二至小六,以及幼兒園二年級學生則不必回校報到,而是在隔天1月5日才開學。

此外,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學生則按原定的1月11日回校報到。特需學校也將如期於今天開課,實行與主流學校相同的安全措施。

新加坡中小學開學首日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疫情的限制,今年小學將不再允許家長在開學後的前三天陪伴左右,除了K1與小一新生,可有一位家長陪伴孩子們進入學校參與迎新。

為了確保校方在開學第一天,能更好地協助新生適應新環境,並有效實行安全管理措施。所有學校會繼續實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體溫檢測、安全距離等。校方暫不會要求學生攜帶「合力追蹤」攜手防疫器,直到全國完成防疫器的派發工作。

Q:什麼是「合力追蹤」便攜器(TraceTogether Token)?

A:作為「合力追蹤」計劃的一部分,「合力追蹤」便攜器可以加快追查冠病病患密切接觸者的工作,並提高追蹤工作的準確度。它的功能與合力追蹤應用程式的功能相同:通過使用藍牙信號記錄附近的其他合力追蹤設備。

「合力追蹤」便攜器

對於一些家長對學校防疫工作的擔憂,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強調,學校已做足防疫措施,歡迎學生重返校園。此外,他表示能理解一些家長和學生的擔憂,尤其是今年的小一新生。他說:

「冠病疫情期間,學校落實了許多新安全措施。我向你們保證,學校和教師將竭盡所能,一步步引導和支持你,你會獲得很好的照顧。」

雖然新加坡整體的疫情防控已做的足夠出色,但在新學期開始後,同學們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準備來積極防護疫情。

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項

戴口罩

雖然新加坡教育部已經對各個中小學採取了嚴密的防禦措施,各位同學在學校期間也要注意做好防疫措施。

開學後,上學和放學途中以及在校期間,學生、老師和家長應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口罩若有打濕、破損、污染時,一定要及時更換。

學生放學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課。學生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進入學校前,學生和老師應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學校學習和工作;若體溫大於等於37.3℃,請勿進入學校,回家觀察休息,進行居家隔離;如果出現持續發熱、咳嗽、氣促等可疑症狀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多人集體上課時,師生都需要佩戴口罩,學校避免接待外來人員。

勤消毒

建議隨身攜帶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濕巾,對於門把、手機和鑰匙等反覆需要接觸的物品,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學生放學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應立即洗手消毒,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

注意生活作息規律

學生放學回家後,建議按時休息,避免熬夜,注意防寒保暖,可以進行適當活動(在室內進行),進食注意營養配餐,瓜果蔬菜要保障,多飲水,所有食物一定要煮熟,只有保證身體狀況良好、身體免疫功能正常,才能抵禦病毒的侵襲。

家長的調整

作為家長,在新學期開始後,也要積極採取行動來配合孩子適應新學期的生活。

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有固定的進餐時間,娛樂時間和睡眠時間;教會孩子如何根據學校的時間表整理行李,並與他或她分享第二天的期望。

制定時間表將有助於孩子們預測每天會發生什麼。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往返學校幾次,幫孩子熟悉準備所需的時間。

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引導孩子們的情緒和了解他們的需求是很重要的。這將有助於孩子在需要時尋求幫助,也有助於他們與同齡人建立友誼。

幫助孩子標記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他或她能理解的簡單詞語,如高興、悲傷或生氣。

討論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件以及這些事件給他或她帶來的感受。談論孩子在產生負面情緒時的反應方式。

使用與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相關聯的故事書或圖片,幫助他或她建立關係。專注於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避免與他人比較。

建立牢固的情感紐帶

與父母保持健康的關係可以幫助孩子們發展良好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從而建立和維持友誼。家長應每天留出時間和孩子聊天或相處。

當孩子想告訴你一些快樂或悲傷的事情時,要有禮貌地傾聽,並對他或她渴望談論的話題表現出興趣。談論上小學一年級後會發生的變化,比如在學校里發生了什麼。

每天結束時,問孩子具體的感受問題,而不是泛泛的「你今天過得怎麼樣?」。這類問題的例子包括「今天有什麼事讓你高興?」或者「今天有什麼事讓你心煩嗎?」

發展獨立性

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準備上學的過程,例如,購買書包、選擇水瓶或給物品貼標籤,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變得獨立,並建立對自己的物品和任務的責任感。

為孩子準備一個筆記本,讓他們在前一天寫下或畫出他或她需要為第二天做的準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讓孩子在家庭郊遊時練習攜帶自己的袋子和水瓶,培養對自己的事情負責的責任感。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2025 CSRankings震撼發布:中國高校強勢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領跑亞洲AI領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閱讀
2024年新加坡大學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閱讀
2025新加坡留學生租房全解析:數據與細節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2025高考後留學新選擇:新加坡與澳大利亞全方位對比,用數據解鎖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539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競賽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學術與創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超1800人學簽突遭吊銷:留美中國學生的生存指南與未來抉擇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指南:通往亞洲頂尖學府的黃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驚!2025新加坡KET考試大變革,國際學生留學之路危機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準通關,讓世界名校觸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中國高考倒計時!選對留學路徑成功逆襲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北倫敦大學學院申請攻略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