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危機也是機會!此時不申PR更待何時

2020年02月25日   •   3萬次閱讀

疫情已經持續近一個月,國內憋了這麼久的朋友們顯然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悸動,這兩天天氣剛轉暖一點,就已經迫不及待要出門了……

這是廣州的餐飲店「陶陶居」

四川在廣場喝茶的人群

堵在去北京香山的路上

急得各大媒體、各位專家紛紛呼籲:大家再等一等,疫情還沒結束啊!!! 雖然中國的疫情最近稍稍有所緩解,但國際上的情況卻不容樂觀,韓國疫情快速惡化,發生了超級傳播,日本也確診人數也在持續增加。

新加坡目前的情況相較於前幾天倒是有所緩解,目前累計病例為89例。 新加坡民眾也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恐慌。因為從前天開始,治癒出院的人數已經達49人,這個數字已經比還在隔離治療的人數要多了。 目前還有5名重症患者在加護病房。從現有數據來看,平均住院時間約為12.5天,出院人數超過確診病例的一半。

雖然現在還不能說,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這樣的康復率正在大大增加人們的信心,讓新加坡的人們心裡多少有了底。 此前中國的媒體和公眾非常關注新加坡採取的「佛系抗疫」策略,還有人曾預言新加坡即將成為「第二個武漢」,但現在疫情逐漸進入收官的關鍵時期,新加坡現在的治癒率達到了世界第一,也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稱讚。 那麼,新加坡真的像大家認為的那麼「佛系」嗎?

其實小編認為不然。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對此次疫情,並不是像外國民眾認為的那樣無所作為,而是採取了大量「外松內緊」的管理舉措,以儘量不影響經濟發展和生活秩序,又試圖控制病毒的社區擴散為目標,採取了很多細緻的管理手段,對抗病毒蔓延。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國土面積721.5平方公里,相當於武漢的1/12,常住人口 562萬人(2017),是武漢人口密度的6倍多。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匱乏,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如果採取中國式的措施,會給新加坡經濟帶來重創。當年 SARS期間,為對抗SARS而採取的強硬舉措,曾給新加坡人帶來了無法遺忘的經濟噩夢。

如今新加坡的「佛系」,是基於政府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屬性判斷。首先,新病毒比SARS病毒更具有傳染性。第二,新病毒遠遠沒有SARS那麼具有威脅性。李顯龍總理也強調過,隨著形勢的發展,會不斷更新應對。

一旦病人被確診,病人要描繪一張過去14天的活動地圖,以分鐘為單位,描繪所做的每一件事、接觸過的每一個人。一旦發現和病人有較長時間物理接觸和與病人同處一個地方的人,特別追蹤隊會馬上打電話尋找這個親密接觸者。一旦確定親密接觸者,衛生部的工作人員和輔警就會找上門。

隔離制度也是一如既往的嚴格。新加坡要求從中國返回的人員在家必須隔離觀察14天,在此期間禁止外出。如果違反規定,將面臨包括簽證作廢、罰款或監禁在內的重罰。新加坡人將依照傳染病法追究責任,面臨最高1萬新幣的罰款,或最長六個月監禁!外國人還將面臨簽證被取消。

新加坡新型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聯合主席Lawrence Wong在2月12日接受BBC採訪時說,「我們很脆弱,所以我們必須要盡一切努力遏制病毒的傳播。」

所以看似「佛系」,其實是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後採取的實際措施。這種策略最終能否成功,還有待觀察,但我們無比希望疫情能夠早日結束,大家能夠早日像往常一樣,每天無所顧忌地出門嗨皮。

雖然眼下,疫情打亂了一些人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規劃,非常時期,為了控制疫情,新加坡也暫停發放各類准證,但是對於想要申請PR和公民的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利好消息。

根據新加坡的人口規劃,這幾年都需要大量引進外來移民,來填補目前100萬人口規劃的缺口,而在最近及未來不知道多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再批覆新准證,為了穩定經濟和社會的人才需求,勢必就會增加對PR和公民的批覆量。

同時,經過此次疫情,新加坡政府可能會儘量減少對外國員工的需求和依賴,加上年初人力部長楊莉明發表的貼文,要收緊外勞政策。從現在起,申請PR和公民的好時機或許已經悄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