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貧困家庭孩子的就學,新加坡政府計劃擴大實施已久的社區試點項目。
據悉,該社區試點項目將擴展至另八個有較多需求的市鎮。數據統計過去兩年,新加坡每1萬名學生中,有約33人長期曠課。
對此,新加坡教育部明年將為另24所學校各增派四到五名教師,最終分批使全國100所中小學能為約1萬3000名來自低收入家庭等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督導與課後輔助活動,讓他們得到更全面的支持。

提升社區試點項目
據悉,新加坡提升社區試點項目(UPLIFT Community Pilot)目前在文禮、紅山、牛車水和兀蘭試行,集各方資源幫助有需要的家庭。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11月初宣布,計劃明年起也擴展到另八個有較多需求的市鎮,分別是勿洛、蔡厝港、芽籠士乃、惹蘭勿剎、榜鵝、盛港、大巴窯和義順。

這些市鎮將配備專職的市鎮級協調員(UPLIFT Town-Level Coordinator),整合學校、教育部和社會服務中心等資源,根據每個弱勢家庭的情況,介紹合適的社區援助計劃,幫助缺課學生回返學校上課。
每年1800名學生受惠
目前,平均每名協調員會分管一到兩個市鎮的至少60名學生。預計計劃全面推行後,新加坡全國每年將有1800名學生受惠。
自2018年提升計劃推行以來,新加坡本地186所小學已全部設有校內學生託管中心,受惠小學生人數已從2012年的3000人增加至目前的2萬8500人。
學校會找出需要幫助的學生,例如有複雜家庭問題或缺乏成人監督的學生,讓他們在課後也能繼續得到支持。

針對中學生的向上計劃(GEAR—UP)則已惠及約9000名學生,學生可在學校參與課後學習與輔導活動。他們升學到大專學府後,也能繼續獲得財政援助和職業輔導等。
新加坡的教育保障措施
多年來,新加坡教育投資占GDP的4%左右,占財政收入的23%左右。關於保障孩子上學的問題,新加坡政府還實施了很多教育政策:
01 教育儲蓄計劃
(EduSave)
新加坡教育儲蓄計劃讓所有新加坡小孩都能獲得充分的教育機會。
在該計劃下,學校和學生都將獲得津貼,支付深廣課程或購買學習所須的額外用品的費用。學術成績和其他方面表現良好,或是學業進步顯著的學生,也會獲得獎勵。
年齡介於7-16歲的新加坡公民,或在新加坡教育部資助的中小學就讀的學生,每年都會在教育儲蓄帳戶收到津貼。

獲得津貼的孩子可以用於支付學校所辦的深廣課程(Enrichment Programme)以及政府或政府輔助學校的附加雜費。
02 教育儲蓄獎
(Edusave Award)
新加坡教育儲蓄獎是為了獎勵在學術和非學術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並在以下領域表現良好,便有機會獲頒教育儲蓄獎:
教育儲蓄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品行良好的學生,小五和小六的金額為350新元;
03 經濟援助計劃
(MOE FAS)
新加坡教育部推出經濟援助計劃是要確保每名孩子,不論其家庭背景如何,都有機會接受教育。
該計劃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課本、校服、交通津貼,並豁免繳付學費和標準雜費。在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FAS)下,小學生也會獲得餐費補貼。此外,校方可酌情使用學校基金,提供援助(如餐券)。

申請資格:家庭每月總收入不超過2500新元,每月人均收入不超過625新元。
享受補貼:雜費、課本費、校服全部免費,膳食補貼一周七餐,乘坐校車的學生每年可想50%的車資津貼,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學生每年可獲得120新元的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