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簡稱SAP)推出至今40年,特選學校已培育數十萬名學生。為了紀念特選40周年,全國26所特選學校將在今年展開一系列活動。
特選學校是應時代與環境變化的教育制度。由於英語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推廣為行政用語,以致當時報讀華校的人數銳減。到了1978年左右,報名華校的一年級新生只占全國新生的10%。
因此,政府於1979年在九所歷史悠久的華校推行特別輔助計劃,提供雙語並重的教育,開辦華文與英文同為第一語文的源流。
這九所被稱為「特選中學」的學校包括:德明政府中學、公教中學、華僑中學、中正中學(總校)、聖公會中學、南洋女子中學校、聖尼各拉女校、立化中學和海星中學。
政府給予這些學校更多資源、改進設施,並推出一些政策鼓勵學生報讀。
第一屆特選中學學生在O水準會考取得比其他學生更優異的成績,這促使特選中學的收生人數在之後有所增加。
1990年,10所小學加入特選學校行列,兩年後增至15所小學。各校從2008年起也鬚髮展旗艦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傳承華族文化與價值觀。
南華中學在2000年加入特選學校行列,南僑中學則在2012年成為第11所特選中學。2004年至2016年,六所特選中學也陸續開辦直通車和雙文化課程。

特選學校40周年特刊將出版
特選學校成立40周年紀念活動的主題是 「特選40:心系特選·情牽島國·眼觀天下」 。
屆時,特選40紀念特刊也將推出,主賓是教育部長王乙康。
特選40執委會主席,德明政府中學校長劉德榮受訪時說:「40年來,特選學校為傳承華族文化和價值觀,以及培育雙語雙文化人才作出了積極的努力與貢獻。26所特選學校的代表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共同籌劃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出版紀念特刊,以及介紹特選學校發展歷程和里程碑的巡迴展覽。
「特刊彙集超過50名前任、現任校長,教師,校董和校友的人物專訪,分享他們在特選學校的經歷以及對母校的體悟、情懷與期盼,從而激發在籍師生傳承特選學校精神的使命感。這也是我們特選學校對新加坡開埠200年的一份獻禮。」
巡迴展覽將從3月至9月走入各所特選學校,以針對不同年齡層學生的形式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