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新加坡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對外籍學生延遲履行服務合約問題做出回應,強調了教育部對處理外籍學生履行合約問題的慎重態度,並考慮對違約者進行處罰。
新加坡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在2月28日的國會會議上回應議員關於外籍學生延遲履行服務合約的問題。
根據顏曉芳部長的回答,從2017年起,至2023年,新加坡每年大約有2900名領取教育部學費津貼的外籍學生從本地理工學院和自主大學畢業。
令人鼓舞的是,其中約80%的學生在畢業後的三年內履行了服務合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因深造需求而獲准延遲履約。
顏曉芳部長透露,在這段時間內,有約5%的外籍畢業生沒有通知當局他們工作的詳情。
她強調,教育部對外籍學生履行服務合約的義務持慎重態度,對於違約者,將追討違約賠償並禁止其在本地居留或工作。
同時,顏部長也指出,多數延遲履行工作義務的學生是為了繼續深造,而非不願找工作。

新加坡教育部,來源:8world
對於提供學費津貼給外籍學生的目的,顏曉芳部長解釋稱,這一舉措旨在為整體教育體驗注入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以及促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她認為這是一個可供新加坡健康發展的舉措,有助於鼓勵學生廣泛接觸其他國家的同學,展開國際視野。
至於林志蔚議員所關心的提供學費津貼的外籍畢業生未來在自己國家的工作發展情況,顏曉芳部長則表示:一些外籍畢業生在回國後取得了非常成功的職業生涯,他們在新加坡求學期間結交了本地朋友,了解了新加坡的文化,並建立了有利於新加坡經濟的網絡。
同時,新加坡教育部對新加坡外籍畢業生的未來發展情況有所興趣,並願意與外交部、貿工部及經濟發展局合作,深入了解外籍畢業生在其國家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