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國度。其中,印度裔社群占新加坡人口的7.4%,這使印度人成為新加坡的第三大族裔。
01
新加坡屠妖節將至
新加坡約有5%的印度教徒,所以印度的傳統節日屠妖節變成整個國家的大活動。10月27日,一年一度的屠妖節來臨啦!
也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自印度南部的淡米爾納德邦,所以該節日使用印度南部名稱Deepavali。為了慶祝屠妖節,新加坡迎來了一個三天小長假。

屠妖節(Deeppavali),又稱為萬燈節、印度燈節,10月末到11月初舉行這個節日,這一天是印度歷的7月的第一天。這一天也是新月降臨的一日。
02
屠妖節的由來
屠妖節與幾個印度的神話有關,其中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印度教的奎師那神消滅了破壞天地的惡魔和地獄之神納拉卡蘇拉。
還有一個傳說講述了Ayuthya拉瑪勳爵的故事,他被放逐到森林中已有14年。殺死惡魔拉瓦娜(Ravana)之後,克里希納(Krishna)與他的妻子西塔(Sita)和弟弟拉克斯瑪娜(Lakshmana)返回家中。
以奪回王位。作為一種手勢,村莊的人們用粘土燈(也稱為diyas)照亮他們的房屋,以慶祝戰勝邪惡。

所以這個節日還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光明必定驅走黑暗,善良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屠妖節來臨前的一個月,全世界的印度教徒就已經進入節日模式,忙著採購食品和禮物,金店裡擠滿了挑選金首飾的顧客。
他們會把家裡裝飾得五彩繽紛,門上掛著漂亮的花串,貼上神像。
在地上用花瓣,彩筆或彩米(塗上色彩的大米)繪製出節日圖騰,成為「古拉姆(Kolam)」,並以蠟燭和油燈環繞點綴。油燈的火光隨著夜晚的涼風微微晃動,別有一番情趣。

印度教徒相信,在家中放置一盞傳統的油燈,再供奉食物,鮮花和新衣(還會抹一點黃姜粉),可以為家裡人帶來好運。
05
屠妖節的習俗
節日當天,人們起得特別早,在天亮之前用香油沐浴,以求凈化身體和心靈。之後在家裡點起油燈,穿上節日的盛裝進行禱告。
與中華文化重孝道一樣,印度文化一貫重視并力行孝道,對父母、師長尤其要遵從。
節日當天,在共進早餐前,晚輩必須對長輩進行跪拜,接受長輩贈送的新衣服和其他禮物。
如果家裡來其他了年青的客人,他們也會向主人家的長輩跪拜,接受祝福。
亮燈儀式意味著屠妖節活動正式開始,新加坡今年的燈飾主題是皇家馬車及鸚鵡,一共有超過六十組高架燈飾照亮街頭,壯觀無比。

平時普通的街道一瞬間變身華麗耀眼的燈海,燦爛奪目的燈飾簡直照亮了小印度的天空。
節日彩燈從9月7日一直持續到11月10日,如此獨特的異國浪漫風情,如果親眼見到,定會讓人流連忘返!
在街上你會看到傳統印度紗麗、閃閃發亮的燈飾、精細的木雕、華麗上檔次的珠寶黃金、技術流的海娜紋身(Henna)服務、五彩繽紛的花卉……

如果想以最接地氣的方式感受屠妖節的歡樂氣氛,到小印度屠妖節集市就對了!小印度坐落在新加坡中南部的實龍崗路,是新加坡印度族群的聚集地,仿佛是一個印度的縮影,所以被稱為小印度。
在小印度地鐵站里,往來 NorthEast Line 和 Downtown Line 之間走廊有大幅的屠妖節圖騰,五彩繽紛的設計使得地鐵站里的節日氛圍十足!在場可以看到不止是印裔友族停下來腳步拍照,各國的遊客都會在屠妖節牆紙前拍照。

還有屠妖節的主題車廂哦!

在屠妖節中,還有許多慶祝的活動,
漢娜手繪藝術,「Mehndi」中文譯名曼海蒂。是印度的一種手繪藝術,手繪所用的顏料來自一種叫「漢娜」的植物。彩繪師所選擇的圖案大都是帶有神秘色彩的圖騰。

藍果麗(Rangoli)是印度的傳統地畫藝術,雖然平時在廟門口也能看到藍果麗,但只有在屠妖節期間才能看到各色繽紛美麗的藍果麗。
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繪製美麗的藍果麗,色彩斑斕爭奇鬥豔,為的便是吸引拉什米女財神上門,帶來一年的好運。

04
屠妖節的禁忌
如果被邀請到朋友家去過屠妖節,下面提到的就要格外注意嘍。

不要帶含酒精的飲料;不要食用牛肉類食品;不要穿寬鬆的衣服以及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可以帶一些小禮物,比如巧克力、蛋糕、糖果等;穿傳統的服飾,越漂亮越好。

在屠妖節那天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人們追尋著花環和香火的氣息,穿梭市集間,耀眼奪目的黃金寶石首飾、精美的刺繡紗麗服(sari,印度婦女傳統服飾),以及金光搖曳的油燈,讓人目不暇接。

在星空下沉醉於音樂表演之餘,任由紋身師傅在手臂上紋上一個精細複雜的印度彩繪。
或者就乾脆棲身於周邊眾多咖啡店之中,點一杯印度拉茶 (teh tarik),在香濃美味中悠悠欣賞新加坡最為華麗精彩的這一大傳統民族節慶如何綻放出熱情與活力。
怎麼樣?有沒有心動呢?如果心動的話就盡情的去狂歡吧!因為屠妖節可是有兩個連著公共假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