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然而卻有一項制度爭議頗多,那就是——分流制度。在新加坡的政府中學裡,學生會被分為「快捷班」、「普通班」和「工藝班」。許多人都認為,孩子這麼小就給他們貼上各種「標籤」,無疑會妨礙他們日後的發展。而從2024年開始,中學的分流制度將被取消。從2027年開始,全島中四學生將統一參加全國考試,不再分「O」水準和「N」水準。許多人都把它稱為「新加坡的教育改革」!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
2024年取消分流制度
改用「科目編班」體系
「我是快捷班的學生,所以我是聰明的孩子,你是普通班的學生,所以你也比較普通,他是工藝班的學生,以後沒有前途的!」曾幾何時,新加坡的中學生經常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而很快,這個「貼標籤」的時代就會終結了~
從2024年開始新加坡所有中學將「科目編班」的體制,取消分流。學子們依然會根據小六匯考的成就選學校,但不會再出現「分流」的情況。

學生可以根據能力決定所修科目的水平,(G1、G2和G3)G1——基礎水平,相等於「工藝班」的課程難度;G2——標準水平,相等於「普通班」的課程難度;G3——高級水平,相等於「快捷班」的課程難度。許多人都把這稱之為「新加坡的教育改革」!並且也很樂意看到這樣的改動。
新加坡現在的中學分流制度

2024年即將施行的全面科目編班制度

根據教育部的最新解釋,學生將被編入混合班級,每班有來自不同分配組別的學生,學生按能力修讀適合水平的科目。這使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不同背景、特長和興趣的同學交流和學習。
此外,從2027年開始,中學畢業生將獲得同一份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Singapore-Cambridge Secondary Education Certificate,簡稱SEC),這將取代O水準和N水準會考證書。
新加坡教育改革
Q&A
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減輕孩子的學業壓力,鼓勵學生探索和追求真正有熱情的專業方向,淡化對分數本身的追逐,鼓勵社會包容性與多元化,鼓勵終生學習。這次改革和近幾年的PSLE等級制、擴大DSA招生、中學按科目編班等思路是一致的。
從哪一年開始?
2024年升入初級學院(JC),2026年被大學錄取的這批學生。
和目前的A水準計分方式有什麼區別?
PW (Project Work)不再計入大學入學分目前4門課都要計分,3H2+1H1,改革後第四門課不計入總分——這意味著選4門H2,有一門可以作為保險(成績最差的那門不計入總分);也可能意味著可以只選3門H2。
華文作用不變,rebase 計算之後,如果比原來分數高,就算華文分,否則不算。(這裡的華文分數,可以是0水準高華成績,或A水準的H1華文成績)
大學錄取會看學術之外的成績和表現嗎?
新加坡本地大學的錄取,並不會因為此次改革更注重學術以外的東西,比如和專業無關的體育、才藝類的表現,而是會更加注重學生在相關專業上的熱情、興趣和潛質。
給我們的啟示
減少對分數的追逐,鼓勵孩子探索自己熱愛的專業方向,培養真正的內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