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絕大部分學生在準備申請博士的時候在專業領域都相對比較明確。但是由於各個院校的要求都有出入,並不能很好的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電報某所院校。所以,建議最好有1~2周的時間搜集了解院校、導師、專業等信息,並整理出來,方便後續參考。
院校信息
可以從學校排名、環境、獎學金、住宿等方面考評,綜合考慮,將學校劃分檔次。如意向院校>一般院校>保底院校
專業信息
重點在院校官網查看申請要求、需要提交的材料、學習年限、學費、申報日期等。看自己條件是否滿足,經過準備大致能申請到那所院校。由於每個院校有出入,可以專門做個表。

新加坡大學一般申請要求
具有被認可的學士學位或同等學力
教育背景:
與其他國家不同,新加坡大學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官網會明確表示更青睞知名大學的學生,也就是說本碩院校OS排名靠前,國內985、211的學生比起雙非普通院校的學生會更有優勢。
語言成績:
教學語言不是英語的學生要參加雅思或托福考試,各個學校和專業要求不一樣,像雅思最低要求在6.0+,建議考到7.0+因為絕大部分專業的基本要求都在6.5+,而且有些小項要求不低干6.5。
最好考個gre成績,一般商科都是必須的。還有像新加坡國立大學明確說明,如果學士學位不是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SMU或SUTD的學生必須參加GRE!
實習/工作經歷
有些項目會明確要求有相關的實習或工作經歷,如工程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及傳媒等。即便部分專業沒有明確要求,但一份亮眼的實習或工作經歷會是很大的加分項。
科研/競賽/活動等獲獎經歷
博士申請除了一些硬性要求,最終能否成功申請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儘管學校並未明確要求你要有活動、競賽經歷,但是有的話會對申請很有幫助。
準備申請材料
除了標化成績和學位證書等硬性要求外,文書材料在申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導師要了解你的個人情況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匹配,在眾多學生符合一般申請要求的情況下,通過文書材料對學生的考察擇優錄取。
個人簡歷(CV)
個人簡歷主要圍繞7個方面寫一分:個人信息、教育背景、參與項目及論文、競賽獲獎、個人技能、工作/實習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