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中學中,擁有百年歷史的華僑中學(簡稱華中)無疑是最為頂尖的存在之一。迄今為止,華中一共栽培了56名新加坡最受尊重的總統獎學金得主,人數之多居全新加坡初級學院之冠。此外,每年獲頒政府獎學金和私人機構獎學金攻讀大學課程的華中畢業生也為數眾多。
華僑中學不僅享譽新加坡,很多中國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這所優秀的中學的學習。如果現在告訴你們,不出國門也能享受到華中的優質教育,你們相信嗎?

新加坡華僑中學校徽
華僑中學將進駐中新廣州知識城
新加坡的學校和中國有著深厚的合作關係,不過以往都是中國學生前往新加坡學習,除去大學以外,新加坡的學校主動來中國辦學還真的是不多見。而這次華中進駐廣州可謂是中國家長的一大福音。
新加坡華僑中學將以華僑中學的原名「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進入中新廣州知識城,提供國際中心會考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協助新的國際學府發展雙語雙文化教育模式。新學校還未動土,校名未定,但估計有望於2022年後啟用。
新加坡華僑中學校與負責發展中新廣州知識城的星橋騰飛集團在2月12日達成戰略協議,雙方會在知識城與中國當地學府聯辦一所國際學校。
華僑中學是華社領袖陳嘉庚在100年前創立的,代表著新加坡本地華人先賢辦學精神。而如今,這所學校也將被賦予新使命,成為把華中雙語雙文化教學理念,發展成到知識城的新加坡「教育品牌」。

新加坡華僑中學百年校慶
辦學宗旨將圍繞雙語雙文化
華僑中學董事會董事長李德龍說:
「
我們以『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的名稱同當地學府合作辦學,是要反映新學府的文化歷史淵源,凸顯這不是一般的國際學校。
我們輸出的是新加坡的教育品牌,提供IB課程,辦學宗旨圍繞雙語雙文化。雙語雙文化教育也符合中國繼續同世界接軌所走的方向。
」
保存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華中,提供的是A水準課程;成立近15年的華中國際學校則開辦IB課程。
華中是本新加坡少數既能落實雙語雙文化教育,又有開辦IB課程經驗的教育機構。知識城的國際學校和華中國際學校學生未來有機會進行文化交流。
華中將在知識城建立的國際學校的面積估計約七公頃,將提供包括幼兒園、中小學至高中的「一條龍」教育服務,招生對象是知識城、廣東省居民的子女,以及國際學生。

華中國際學校2018年IB成績,圖源官網
華中或與當地學校合作經營
在知識城開辦的這所國際學校,華中提供的是教育管理服務,負責IB專業文憑課程,雙語雙文化課綱、教員培訓,以及制定有關的考試標準。當地合作學府則負責幼兒園,以及小學至中三的義務教育課程。
華中在讓學生順利與IB課程接軌這方面的初步構想是,讓學生從13歲開始接觸IB課程的元素和教育模式,包括培養獨立思維、溝通與協作能力,及服務社區精神,以便在完成義務教育後,過渡到IB課程。至於雙語雙文化教育或從小學階段開始。
至於招生人數、何時招生、學生人口,以及其他細節,這就是在確定合作夥伴,並成立一個工作委員會後要進行商討才能敲定的事了。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什麼?

中新廣州知識城全景圖,圖源官網
中新廣州知識城原是廣州省與新加坡的重點合作項目,在去年底升級為中新國家級雙邊項目。它是新中兩國創新合作的標誌性示範項目,由新加坡的星橋騰飛集團與廣州開發區管委會成立的合資公司負責發展。
自2010年奠基以來,城南起步區基礎設施項目已建設完成,去年底已有千多家企業進駐。新的國際學校也將會落戶起步區,由發展商興建。
創新視界,塑造未來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繼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之後,中新兩國又一跨國合作的標誌性項目,是廣東省以及新加坡政府共同倡導創立的廣東經濟轉型樣板。2010年6月30日,中新廣州知識城奠基,一座產城融合的新型現代化城市正在傲然崛起。

中新廣州知識城,圖源官網
中新廣州知識城的願景是以知識經濟為創新模式,匯聚高端產業與人才,打造一座經濟、人文與生態高度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未來的20年,占地123平方公里的知識城將成為一座具有50多萬人在此生活、工作、學習、休閒的新型國際化城市家園。
政策先導,成為經濟轉型重要引擎
2008年9月,廣東與新加坡提出了共同打造中新廣州知識城的構想,省政府授予知識城管委會部分省級管理權限,並在諸多方面提供專項法制保障。
項目成立以來,中央政府與省政府曾多次表示要將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為廣東經濟轉型的樣板。為了推進項目的落實與發展,政府在人才、招商、科技、金融等多個層面下發專項政策,為知識城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了獨特的「政策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