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留學熱潮的攀升,很多家長越來越認同孩子越早留學越好的觀點,留學熱潮也趨向低齡化,留學讀碩士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很多小夥伴青睞國外一年學制的碩士,
因為在校時間短,相應的就能夠儘早畢業,
成本也可以得到節省。
在留學讀碩士這方面,英國、香港、新加坡三個地區不僅排名緊咬,學制和申請要求也差不多,那麼去哪個國家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費用
在英國,一般理工科和文科一年的學費在1-2萬英鎊左右浮動,商科相關專業能達到2-4萬英鎊。一般住宿自己租的話大概150英鎊每周,單人studio的話200英鎊左右每周。其他生活費一年1萬磅左右就很充裕了。
在香港,授課式研究生的學費在10-20萬港幣左右,商科則一般要double甚至更高;大部分同學的房租在一個月3000到7000港幣左右,吃喝正常飯量且非土豪的話一個月人民幣2000到3000。
在新加坡,授課式研究生學費在3萬新幣左右;每個月所有生活費1000新幣,都自己租房子,學校不提供宿舍,比香港住宿稍微便宜一些。
語言
英語語言環境更好,除了課堂之外,生活中方方面面也會用到英語,而且英國人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就把語速降低,所以好好練一年,多主動接觸,英文提高一定很快。
香港學校里大部分授課使用英語。即使使用中文授課的課程,往往文獻閱讀,作業和考試也都會使用英語。但是,除了上課之外,就很少能接觸到英語了。

校園外大家都是說廣東話,香港同學湊到一起也一定會說廣東話。當然你說普通話也能走遍香港無障礙。在香港,聊天說白話,學習工作用英語,普通話慢慢講,暢行無阻沒問題。
新加坡以英語為主,由於新加坡華人很多,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吃喝玩樂的地方能驚喜的發現大家都可以講普通話。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就會問了,到了香港之後不會粵語是不是沒辦法過?到了英國澳洲天天跟華人玩,英語也不能提高?
其實,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應該學會適應當地環境,好好學習英語的同時,在香港可以學學白話,增加自己的就業優勢,感受世界多元化。
申請難度
英國錄取難度在增加,部分學校開始列小名單了。課程不是很緊張尤其到了最後一個學期可以安排時間去歐洲轉轉,作業一般以Group為主,考試參考Past paper基本就你懂的。
香港各專業平均錄取比例大概在20-30%,學校少,申請人數多,競爭強度逐年增強,商科難度較大。

課程還是比較密集,不同專業的上課方式不一樣,大專業一般就在大教室聽不聽都沒有人管你,全靠自覺,小班教學則基本上每人都要參與互動交流,作業如果你堆到期末還是蠻多的考試壓力中等。
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一直是亞洲前2,申請難度可想而知,最好985,211,雙非一本學生申請難度很大,平均分90+也可嘗試,有錄取可能性。
課程較密集學習壓力挺大,但屬於用心都可以很好通過的課程,也比較新穎能跟上發展潮流,上課有大班有小班,小班上課一直要講話很累,作業和國內都差不多,考試也差不多。
就業
畢業後想留在英國難度很高,中國人想要在英國工作不容易,基本每一屆只有一兩個人能夠找到工作,倫敦還是更傾向於歐盟的學生的。一般英語水平高會更容易找到工作。
來了之後不要急於找全職,可以先從實習入手,找全職基本可能性很少,中國學生在找工作時會一定程度收到「排擠」。今年開始部分英國學校專業畢業後可簽證延期。
在香港,學生畢業之後給予一年IANG簽證,方便畢業生找工作,合法居留7年(包括讀書期間)就可以轉香港居留。
就業有一個比較困難的地方就是大部分企業需要說粵語,不過不用擔心,看看TVB平時厚臉皮多說說很快就能學個大概,而且普通話在香港越來越普及也是一個優勢。
新加坡畢業後找到工作後,換S Pass或Employment Pass就可以申請永居了,但是就業情況不樂觀,傾向於要local,有同學甚至被HR問過有沒有相似背景。
如果小夥伴們想上名校,及早地規劃和準備是非常必要的,英國、香港大學的申請都是「先到先得」。如果提前遞交申請,只要小夥伴的條件滿足對方院校的招生標準,就會被錄取,而晚到的小夥伴,即使條件達標了也可能因為位置不夠被拒掉。
說了這麼多,小夥伴們有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