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翠鳥
藍翠鳥(學名:Ceyxazureus):體長17-19厘米,翼展25-29厘米,體重40克。體羽艷麗而具光輝,頭、背羽藍色有光澤,胸腹部是美麗明亮的桔紅色或紅棕色,翅膀上夾有一些黑色,後頸和喉部有白斑,尾下尖部是斑駁的灰黑色,腿和腳是鮮紅色。嘴粗直,長而堅。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
分布於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區及附近島嶼,

藍翡翠
藍翡翠(學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鳥科翡翠屬的鳥類。體長雄性278-310毫米,雌性250-310毫米;壽命10年。是一種以藍色、白色及黑色為主的翡翠鳥。以頭黑為特徵,翼上覆羽黑色,上體其餘為亮麗華貴的藍紫色。兩脅及臀沾棕色。飛行時白色翼斑顯見。主要是留鳥,部分為夏候鳥,嘴粗長似鑿,基部較寬,嘴峰直,峰脊圓,兩側無鼻溝;翼圓,第1片初級飛羽與第7片初級飛羽等長或稍短,第2、3、4片幾近等長;初級飛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圓形。以魚為食,也吃蝦、螃蟹、蟛蜞和各種昆蟲。常單獨站立於水域附近的電線桿頂端,或較為稀疏的枝丫上,伺機獵取食物。晚間到樹林或竹林中棲息。

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學名:Halcyon smyrnensis)是翠鳥科翡翠屬的鳥類。頭、後頸、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藍色。翼也亮藍色,但初級飛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內羽片為白色,飛時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頦、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通常是沿河流和稻田中的溝渠,稀疏叢林,城市花園,魚塘和海灘狩獵。在平原和海拔1500米的高度均有分布。完全是肉食性。主要食物是無脊椎動物,如蟋蟀、蜘蛛、蠍子和蝸牛

藍耳翠鳥
藍耳翠鳥(學名:Alcedo meninting)是小型攀禽。全長約15厘米。頭頂和頸黑色,具藍紫色橫斑;耳羽紫藍色;喉部淡棕色;頸側各有一黃白色斑點。
藍耳翠鳥有林棲的水棲兩大類型。林棲類藍耳翠鳥遠離水域,以昆蟲為主食。水棲的一類主要生活在各地的淡水域中,喜在池塘、沼澤、溪邊生活覓食,食物以魚蝦昆蟲為主。常常靜棲於水中蓬葉上,水邊岩石上的樹技上。藍耳翠鳥僅分布於雲南勐臘。它的生態生物學資料在中國記載甚少,1960年,著名科學家鄭作新教授等人曾在勐臘的一河溝邊採獲一隻。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