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可以稱得上是全球範圍內的選舉年,看看最近在國際圈上「時盛」的多國大選就知道了。
2月奈及利亞,3月烏克蘭,4月印度尼西亞、印度、以色列,5月歐洲議會,10月加拿大議會、阿根提,希臘、玻利維亞,12月突尼西亞。
那新加坡?雖然,官方還沒有正式放出大選時間,但是之前的種種跡象總是讓人忍不住要捕風捉影地揣摩一番,並且因此流傳出多種坊間傳說。
坊間傳聞一
最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就是新加坡下一屆大選的時間,李顯龍總理曾在出席首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的歡迎晚宴上受到詢問。
主持人彭博社總編輯約翰·米思偉(John Micklethwait)問:「新加坡明年(2019年)慶祝開埠200周年,政府是否會視這個時機會為利好因素提前舉行大選?」
對此總理只是不動聲色地「打了個啞謎」,他只回答說「凡事皆有可能」。
坊間傳聞二
新移民
關於這個坊間傳聞的種種猜測,可以說是集中了最大一部分人的關注和希望,期待。新加坡選舉局在4月15日公布新加坡選民名冊經過修訂後,這屆合格選民有259萬4740人。
這個數據比上一次在2017年中修訂時已經多 7萬9418人,而和更早的2015年大選相比則是足足增加了13萬1814人。
有媒體進行了非官方的估算,結合2015-2018每年獲批成為新加坡公民的新移民人數。再減去未滿21歲沒有投票權的新移民,13萬新選民裡面大約有5萬是新移民。
占所有新選民的40%左右,占所有選民的2%左右。這個層面上說「放寬」,沒毛病,但是來看看大選年之前永久居民獲批數據,看起來並沒有比前一年有顯著的增加!

今年移民趨勢
根據最近新出爐的報告,儘管政府鉚足了勁鼓勵國民生育,然而2018年新加坡生育率居然反其道而行 創下新低!

原本,維持在1.2的整體生育率在前年,已經垮垮垮跌到1.16,到了去年更是「貫徹負增長」,跌到了1.14。不僅遠遠低於國際水平,而且自我超越,創了個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