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979年完成了中小學課程改革以後,經過不斷的研究、探索、改進,形成了目前精英教育的辦學特色。提到新加坡的精英教育體系,離不開一個詞——「streaming」,也就是分流教育。
「分流」的教育體制體現了新加坡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新加坡的教育理念相信人的稟賦資質不同,教育制度應通過差異化的設計 「讓最聰明的學生不被拖後腿,讓落後一些的學生也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學生在經歷小六離校會考、O水準、A水準等一系列考試的殘酷分流和篩選,剩下最優秀的部分。一些人認為這種分流制度是歧視性的教育制度,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一直以來,新加坡政府也在尋求更好的教育體制。

有不少議員呼籲教育部廢除中學分流制度,以科目編班來取代。這項呼籲已經提了許多年,今年總算開花結果。教育部長王乙康在本月國會上作出重要宣布,從2024年起,教育部將在新加坡所有中學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取代實施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不再以「快捷源流」(Express)、「普通學術源流」(Normal Academic)和普通工藝源流(Normal Technical)來分班。原有的「聰明學生」和「不那麼聰明的學生」的身份標籤也將從此划上時代的句號。

不僅如此,N水準考試和O水準考試將被取消!要知道N水準考試就相當於中國的會考,O水準考試相當於中國的中考。此項政策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熱議。
那麼改革後的制度到底是怎樣呢?接下來新成小編詳細解釋一下改革之後的教育體制:
1.在2024年入學的中一生依舊會根據小六會考的成績報讀中學。
2.但2024年起,本地中學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將按照三個小六會考積分段決定學生將修讀哪一個程度的科目。
3.數學、英語、母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文學等每門課的難度從低到高一共有三個級別:General 1(G1)General 2(G2)General 3(G3)。
4.教育部將從2027年起把目前的N水準和O水準會考整合為統一的全國考試,全國考試的成績單上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屆時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將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分流制度在新加坡特殊的歷史時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讓教育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然而在全民接受教育的今天逐漸凸顯出問題,取消中小學分流制度勢在必行。每個人的強項和弱點都不同,成功的道路不只是從小就定下的。新加坡的學校制度將更靈活,讓學習更有針對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天賦與能力在人生不同階段綻放異彩!
對於本次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改革,您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