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藝人白薇秀於日前(11日)《聯合早報》專欄,揭露演員拍戲時的待遇,相較於中國劇組待人客氣懂禮儀,反觀新加坡某導演連演員名字都記不住,只懂得「喊」,讓人感覺不舒服。
她之後更把評論上載至IG,並獲許多人共鳴和熱議,老公戚玉武也按贊,藝人鄭各評更留言指白薇秀說的好,且回應:「很多時候是個人修養、家教和文化教育問題」,並指這種人多數是自卑、沒自信,也比較沒有料。

白薇秀專欄「喂!那個誰?」 提到導演和劇組的素養。
根據白薇秀專欄,題目為「喂!那個誰?」 ,內容提到很多年前,丈夫在北京拍電視劇,她獨自去探班,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劇組,去之前擔心會給人添麻煩,但抵步後便被一少年領著我到丈夫的休息室,「白老師」前「白老師」後地稱呼她,後來才知道劇組裡的工作人員都是這麼稱呼演員的。
她說,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導演、攝影師、製片都對演員極為尊重。即使她非中國演員,大家也不認識她,仍然彬彬有禮。
自此她才發現,原來在新加坡的劇組,單說對演員的稱呼,有些導演及攝影師連演員的名字(尤其戲份比較少的演員)都懶得記,直接就「那個誰,那個誰」地叫,除了少了稱謂之外,語氣也不客氣。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大家也無所謂。
她更舉例近期目睹了兩個導演不同的作風。
其中有位導演每當現場來了一名陌生的演員時, 即使演小角色的兼職演員,都一定會問對方的名字。如果是年齡比他大的,他都會在名字後加一個「姐」或「哥」。
「因為他這麼稱呼,副導演、攝影師、燈光師也跟著這麼稱呼。這位導演平日不大聲嚷嚷,跟演員溝通時,都是走到面前討論,他的團隊對於演員的態度及語氣也很客氣。

白薇秀(中)認為,製造了一個有素養的專業工作環境還是必要的。
童星抗議「阿Boy」稱呼
白薇秀說,相反的,另一位導演在現場很急躁,語氣很沖,經常都在「喊」,更不講究稱謂禮儀,結果她的副導演及攝影組的晚輩對待演員時,也跟著她「喊」。
「我聽了很不舒服,但又找不出問題的根源,畢竟她只是「阿公、阿嫲、阿Boy、阿Girl、Auntie、Uncle」地喊,字面上沒有問題。後來是在戲裡的10歲「兒子」點醒我。」
她說,有一回,這位導演喊童星一聲「阿Boy」,童星直接回答:「我不是阿Boy。」導演回覆:「那叫你阿Girl。」沒說完,導演就走開了,所以她沒有聽到小演員輕聲地回答:「我是XXX(原名)。」
」我這才明白自己為什麼不舒服了。我們的姓名是人格的象徵,如果能用名字來稱呼一個人,是給予對方最起碼的重視,當導演連演員的名字都不記得,似乎也是對演員的一種藐視。等於說演員只不過是戲裡的道具之一。」
她認為,這對任何一位熱愛演戲的演員,都是一種不尊重,因此製造了一個有素養的專業工作環境還是必要的。

鄭各評

鄭各評也回應白薇秀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