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原因,很多人問我新加坡留學,所以乾脆系統地寫幾篇給大家看。
首先,新加坡申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在我看來,新加坡授課式碩士申請和香港(19年之前)高度相似,而和英國差異較大,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無安全項。
說白了,無保底可選。
相比英國,香港申請的不確定已經很大了,但是港校好歹還有8所,勉強能分出四個梯隊來。但新加坡,真正意義上可供選擇的學校只有兩個半,彼此之間門檻差異也小,申請極易全軍覆沒。
從這個角度看,適合新加坡的學生並不多。
2. 本科背景會被放大
都說英國太看出身,但真要看和誰比。香港和新加坡雖然沒有什麼List,但在錄取實操上,看本科的程度比起UK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他,對大陸高校太熟悉。更別說很多教授本來就是國內過來的。
英國人可能只知道985/211和雙非的區別,但新加坡一定知道985和985之間的區別。
英國人可能不懂「兩財一貿」,不懂「廣外」,不懂什麼是本校什麼是分部什麼是獨立學院,但新加坡一定都懂。
這就導致本科背景在申請時的權重被放得很大。舉個例子,人大83%分的學生,申請英國和新加坡同級別的學校,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3. 申請更麻煩
無論是新國立還是南洋理工,對GMAT/GRE都比英國要看重得多。而且,除PS、推薦信、成績單等常規材料外,很多項目都有筆試/面試環節。
好處是,分數較差而實力較強的學生有機會逆襲。
4. 認可度高
放開世界排名不提,新國立和南洋理工曾經一度是我國官員幹部的培訓地,所以它們的學歷在各大央企、國企以及政府部門尤其受認可。
如果非要和英國學校比較,NUS的認可度基本也就差LSE、帝國理工半籌。這點從一些國內頂級單位的錄用名單上便可看出。

其次,什麼條件的學生更適合申請新加坡?
據我觀察,以下三類學生在申請新加坡時,有可能取得比英國更好的結果。
頂尖院校低分(80-85%)學生
普通985/211中等分數(84-87%)學生
優秀雙非高分(90%)學生
下面重點談談新加坡國立大學。
由於弟弟在新國立讀本科,所以我對NUS一直比較熟悉,雖然一直和南洋理工其名,但在大多數人眼中,國立是當之無愧的NO.1。

新國立的研究生項目不算很多,但是平均質量都挺好。他家商學院發展很快,早期只有幾個MBA,但最近幾年連續開了金融、市場營銷、商業分析等等專業,加上和CEMS合開兩個項目(什麼是CEMS?可參看澳洲最值得入讀的商科項目!雪梨大學Master of Management - CEMS),所以現在共有7個商科專業可以申,選擇空間大了不少。
挑三個專業說一下。
No.1
MSc Finance
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17年底開的。雖然說新開的專業一般會有福利,但是我不覺得MFin就要比王牌的金融工程好申很多,實際門檻比定量金融門檻更是要高一截。
這個項目既不需要工作經驗,也不需要任何背景,更不強制要求GMAT/GRE。但是你懂的,沒有限制必然導致激烈競爭,所以在申請的時候,非常建議你準備一個很好的申請動機(面試會重點問),並且帶G。
每年8月開學,次年11月結束,差不多15個月時間內上完13門課,最後還有一個實習,分為三個方向公司金融、金融投資和金融科技三個方向,我覺得課程設置非常棒。
No.2
MSc Management
這個專業就是一個小MBA,課程範圍非常廣,從行為經濟學到商業分析再到市場營銷、大數據,所有商科熱門的內容都有涉及,但是非常難申,招人很少,給大陸學生的名額就更少。
這個項目每年1月開學,次年12月結束,申請一般上一年的11月就開放了,需要商科相關背景。
No.3
MSc Business Analytics
新國立這幾年重點打造的項目,商學院和計算機學院合開, 直屬於和IBM合建的商業分析中心(BAC) ,無論是學術還是業界資源都非常非常好。一共八門課+1 capstone,其中capstone包括一年的課程+seminar+3-6個月的項目。很Tech,比較建議理工、計算機背景的學生申請。
這個專業近幾年來一直在擴招,所以難度比起剛開的時候反而略微下降了一些。申請強制要求GMAT/GRE,個人陳述最好採取錄視頻的方式(參考WMG的Vedio PS)。
————
雖然NUS的商學院很好,但是由於招生不多,申請難度大,所以大陸學生最多申請的反而不是商學院,而是其他學院的一些替代課程,比如人文與社科學院的經濟學(Applied Economics/Quantitative Economics),或者系統科學學院的Enterprise Business Analytics (MTech EBAC)。 這兩個熱門項目的申請難度如何呢?
No.4
MSc Applied Economics
首先看經濟學,新國立的經濟學分兩個方向,一個就業導向的Applied Economics,一個學術導向的Quantitative Economics,雖然前者的申請人數遠遠高於後者,但兩者的門檻差不多。 雖然這個項目每年會發大量Offer(今年的大陸的Offer holder群已經過200人),但是從數據來看,並不容易申請。 我曾對應用經濟學的錄取結果做過統計,發現NUS的偏好很明確:大部分985+少量211+個別雙非。
985: 68%,最低分 86
211: 24%,最低分 88
雙非: 8%,最低分 89
另外,大多數Offerholder都自帶700+的GMAT或320+的GRE,實踐經驗也較為豐富。
No.5
MTech EBAC
而另一個專業,MTech EBAC的錄取偏好則又有不同。這個項目一般是被作為商學院BA的替代品申請的,但說實話,它的課程設置和普通的BA專業並沒有本質區別,該有的都有,也配置了Capstone和實習,所以很多同學會直接奔向EBAC。 這個專業的錄取特點是:硬性門檻低,筆試面試是關鍵。同樣通過分析數據,我發現:
Offerholder出身背景,7成985,2成211,1成雙非。
不管是985還是雙非,都有低均分(82%-83%)的學生拿到錄取的情況。
有不少分數背景較好的學生,在筆面試環節被刷。
綜上所述,比較適合成績較低,但是實力強勁的同學去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