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白領翡翠
背面:高層公寓建築、舞獅
發行時間:1976.8.6
印刷:TDLR
規格:141*69mm
(老博文 有修改)
新加坡紙幣收藏屬於為數不多的「計劃外收藏範圍」,並沒有作為收藏重點,但由於喜歡票面上的鳥和船還是淺嘗即止的收藏幾張「鳥版」和「船版」小面值,在新加坡的四版紙幣中,收藏者接觸比較多的就是「鳥版」和「船版」了。
新加坡的貨幣發行機構為新加坡貨幣委員會董事局,通稱新加坡貨幣局。新加坡1965年退出馬來亞聯邦宣告獨立,同年12月22日成立新加坡共和國,1967年6月12日停止發行馬來亞幣,開始發行新加坡元,1967年至今已發行了四套鈔票,第一套是以胡姬花(蘭花)為主要圖案的「花版」第二套是1976年8月發行的,以鳥類為主要圖案的「鳥版」,第三套是1984年發行,以船類為主要圖案的「船版」。1999年以後發行現正在流通的是以新加坡第一任總統肖像為主圖的「總統版」。


正面:紅耳鵯
背面:山頂纜車俯瞰港口景色
發行時間:1976.8.6
印刷:BWC
規格:133*63mm
新加坡由於建國時間比較短,其紙幣上的內容並不是很豐富,從花版開始一直遵循簡潔的設計風格,鳥版依然延續了花版的風格,正面以新加坡以及東南亞常見的鳥類為主圖,配合下部的隱現文字和地平線上的新加坡景色,正面右側為水印區,獅頭水印體積小,且有些模糊,背面以新加坡的各民族舞蹈人物為主要描繪對象,寓意各民族祥和的生活和團結向上的精神。
從鳥版的1元券到最高面值均採用雙面凹印,且正背面都採用了手工雕刻景物,這一細節可視為當時新加坡雄厚經濟實力的一個縮影。充分體現了新加坡七八十年代就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實力。作為全部紙幣均需代印的國家,最小面值都採用雙凹印,無疑會付出非常高的費用。


正面:黑枕燕鷗 Black-naped tern
背面:國慶閱兵場面
發行時間:1976.8.6
印刷:BWC
規格:125*63mm
新加坡不同時期、不同版別的紙鈔由多個印鈔公司代印,其代印公司數量是目前我所知道代印國家中最多的。一套紙幣各面值中就分別由兩家印鈔公司共同完成,甚至同一面值不同時期印製公司也完全不同!這在其背面的印鈔公司的文字記載中得到了印證。隨之而來的後果呢?
一、票面圖案的設計不統一
僅鳥版1-10元三張,其中10新元的正面和背面圖案,表面看上去也是以鳥為主圖,細看和其他兩個面值在設計上存在多處不統一的現象。如10元券鳥的右側為凹印的新加坡地圖圖案,而1和5面值完全沒有,其下面的地平線高樓群也少了1和5有的隱現文字,改為貫通式的高樓群,右側則多了一個魚尾獅對印標記。背面更加把舞獅移到了右側。
二、印刷技術運用不統一
10元券的白領翡翠鳥由1、5元券的凹印改為平印,在整體觀賞上非常明顯。減少了隱現防偽,增加了對印防偽手段等。

10元鳥為膠印
三、紙張使用的細節
這點最容易被忽略,也最令人值得玩味!就是10元券的TDLR公司印製的紙鈔竟然和BWC公司印製的部分券別所用紙張一致!同樣使用了交錯微縮文字的全埋式安全線的紙張。(估計德納羅收購BWC後仍使用了庫存紙張)

BWC公司印製的1元券和TDLR10元券使用了同一種類安全線的紙張


正面:帕拉里號易貨船 中國鳳凰
背面:公寓大樓
發行時間:1988.3.1
印製:TDLR
規格:141*69mm
「船版」運用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普遍運用的大面積的雙色凹版印刷,票面設計更加完整,採用不同時期的船作為主構圖,似乎預示的新加坡乘風破浪、奮勇前進的國家精神,背面則顯示了新加坡的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題材選擇上更加深入,增加了中國龍、鳳凰、仙鶴、獅子等祥獸作為襯托,突出了不少中國傳統元素,這對於中國的紙幣愛好者來說,無疑增添了不少親切感。


正面:TWAKOW號帆船、中國獅子舞繡球
背面:新加坡貨櫃碼頭
發行時間:1989.8.21
印刷:TDLR 、H&S
規格:133*66mm
船版的印製中同樣出現至少兩家參與印製,一個是TDLR(德納羅),一個是HARRISON AND SONS公司。後一個公司的名字出現在船版的5元券和2元券的背面,後經藏友Suisimon查證得知,其公司和BWC公司一樣被TDLR收購了。該公司最後印鈔的時間是1997年,本人推測:新加坡的2元券很可能就是這個誕生於1750年的印鈔公司生產的最後一批紙鈔!
2元券的背面還出現了另外一個標記B A BANKNOTE。這也是一家公司嗎?還需進一步的考證,如果是那樣,新加坡的2元券就不但有顏色的大幅度變化,而且還有多達三家公司的印製經歷。(補充:B.A公司為加拿大印鈔公司)


正面:TONGKANG號帆船、旭日
背面:節日歡慶場面
發行時間:1991.1.28
印製:TDLR 、 H&S
規格:133*63mm
1991年版的2元券「紅帆船」,它的印製工藝明顯高於以後出現的「紫色版」2元。其正面設計簡潔明快,有一帆風順的含義,帆船正前方碩大、金燦燦的太陽(螢光下更精彩)格外醒目,背面展現了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們歡度節日的熱烈場面,給人非常喜慶祥和的氣氛。2元券的設計依然有不統一的現象,本人猜測這一券別是最後設計並印刷的,它完全是作為補充面值出現的。


1992年版
這兩張新加坡2元券屬於完全不同的版別,顏色就是它們最大的區分,紅色版更漂亮、數量相比紫色版更少。


正面:沙船、仙鶴、中華鯉魚
背面:聖淘沙衛星地面接收站
發行時間:1987.1.12
印刷:TDLR
規格:125*63mm
對於新加坡紙幣印製中的不統一的現象,原因也許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還是採用多公司印刷製造這一方式本身造成的,致使其存在諸如設計、紙張、印製工藝等不統一,隨著「總統版」的流通,這一現象已不復存在。

四個印鈔公司

鳥版與船版上的獅頭水印
新加坡紙幣設計和印刷上,即便小面值都可圈可點。對於剛開始收藏外鈔的藏友來說,新加坡的「鳥」和「船」是不錯的選擇,當然,追求高面值會得到更多的視覺享受,不過一套三張小面值從中仍然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追求更高、更強是不錯的追求,但量力而為也是關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