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鼓勵本地學生掌握好英文和母語之餘,應學習其他語文,除了有助開拓海外發展契機的外語,也應考慮學習新加坡其他種族同胞的語文,以增進對不同族群及文化的了解。
王乙康昨天在位於新加坡碧山的教育部語言中心,同歐盟、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等國駐新加坡的大使進行對話會,同30多名新加坡學生討論國際化社會中學習外語的重要時,表達上述看法。
王乙康說,許多歐洲人具備多語能力,這和他們生長在歐洲大陸多語環境有關;同樣的,新加坡也處在一個多元文化及語文的區域,國人應學習多種語文。他強調,英文是新加坡不同種族的共同語文,學習英文是前提,而學好母語也很重要,畢竟母語是讓學生了解母族文化的渠道。但除了這兩者,也應支持和鼓勵學生學習第三種語文。
王乙康說,學第三種語文有不同選項,包括能為新加坡人帶來海外深造或就業機會的歐洲語文或日語,以及可助新加坡人闖蕩本區域市場的語文,如印尼文等。他認為,身處多元文化的新加坡,學生除了外語,也應考慮學習其他種族的語文。「你越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新加坡人就越能夠凝聚一起。」他指出,學習第三種語文,即使只是基本會話能力,也能讓學生有一番不同視野。
「歐盟走入學校」計劃向中學生介紹歐盟歷史體制
歐盟駐新加坡使節團首次在本地舉辦「歐盟走入學校」(EU Comes To Your School)計劃,多達18名歐盟國家大使將到新加坡學校演講,向學生介紹歐盟歷史、體制及國際角色,以及歐盟同新加坡的關係。活動即日起舉行至本月27日。超過1萬名16歲至18歲的學生會參與活動,他們來自21所中學和初級學院。
歐盟駐新加坡大使芭芭拉·普林克(Barbara Plinkert)在對話會上指出,隨著歐盟同新加坡在官方、企業及學術研究等多個領域的聯繫及合作日益密切,如今將觸角伸向新加坡學生非常適時,目的是讓學生更了解歐盟所提供的發展機會。
參與對話會的大使異口同聲表示,多懂一種語文,就有多一分優勢。芬蘭駐新加坡大使高寶蘭(Paula Parviainen)說,如今科技發達,人們可藉助翻譯機器翻譯,有些人或許會質疑學習不同語文的必要。「多學一種語文不單是語文學習,你能藉此了解不同文化及價值觀,開拓眼界。」
大使們也強調,懂得外語可為學生開拓海外發展機會,以及向不諳英文的人介紹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