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兆錦(下)和華亮在1980年代是家喻戶曉的搞笑雙寶。(檔案照)
(新加坡訊)藝術工作者陳兆錦將在3月7日播出的《星期二特寫:我依然精彩》亮相。1980年代,兆錦與拍檔華亮紅極一時,他們以生活化的題材在電視節目中表演喜劇、相聲,一步一腳印成為家喻戶曉的搞笑雙寶。
1990年代初,兩人漸漸淡出電視圈;華亮1995年11月因交通意外去世。兆錦曾說過無法再找到第二個像華亮那樣的搭檔了,他會在《我依然精彩》回憶最佳拍檔華亮。
兆錦說他和華亮皆個性溫和,縱使有摩擦,最終也能互相體諒,「我們還有一點相似,對金錢這方面不特別計較攢多少,華亮總會忘記兌現酬勞支票,我經常得提醒他。」
焦慮症年輕時已種病根
兆錦告訴《聯合早報》,錄製節目期間因焦慮症感到不適,談到華亮時,一度腦子空白,但節目組體諒他,叫他慢慢來。
有些焦慮症病患會對病情難以啟齒,但兆錦選擇坦然分享,讓更多人了解焦慮症。
他透露,華亮離世的第二年,自己的焦慮症病情嚴重,睡眠缺缺胃酸滾滾成為日常,當時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在友人的建議下看心理醫生對症下藥,病情很快受到控制,「但我最近又開始吃藥了,焦慮症時隔20多年又復發,幸好不嚴重。只不過,我明明過得蠻好的,不知為什麼突然間又焦慮起來了?」
兆錦覺得自己的病根很早就種下。他兒時從印度尼西亞來到新加坡,形單影隻,默默承受壓力。後來進入表演藝術圈,跟華亮攜手合作,表演日程周而復始,心情在開心與不開心之間交替,起起伏伏。表演之外,他也得面對他人的指指點點,早已開始焦慮,只不過當時還年輕健康,承受得住壓力。

陳兆錦自千禧年後,到各大校園以繪畫講故事,希望引起學生對中文的興趣。(新傳媒提供)
表演變折磨,急流勇退
YouTube可找到很多「華亮兆錦」的表演視頻,但兆錦選擇不看,因為看了就觸動自己的焦慮感,「我們演一個很成功的短劇背後,有多少排練,互相琢磨啊……不要看(之前表演的片段)比較好,已經過去了。」
兆錦當初華麗轉身,急流勇退,現在會否懷念光輝歲月?他斬釘截鐵地說:「我比較喜歡現在的日子,不喜歡以前那種被人牽扯的感覺。四處表演,剛開始有榮譽感,久了就不行了,覺得是一種折磨,因為不想見的人也要見,不想表演時也要去,都不是我要的,後期就決定停下來。我們是在舞台上成長的,演話劇或相聲,表演中有文化根底,若一味地譁眾取寵,就違背了我們的性格和原則。」
教課獲滿足感、成就感
兆錦除了是藝術工作者,也從事中文教育工作。他透過講故事或插圖,繪聲繪影,教導小學和中學生抑揚頓挫、準確讀音,如何說好表演對白等。
提到現在的孩子大多講英語,他不諱言地說,教華語十分吃力,很佩服當今學校的華文老師。兆錦的學生也包括跟他學習演講的中年和樂齡人士。
兆錦說:「我越教越喜歡。單身的我,親人都在印尼,會有孤獨的時候,但我在備課和教課時有滿足感和成就感。」
72歲的兆錦依然精彩,偶爾登台唱歌和主持,但更樂於把重心放在教書上,「每當講完課後,聽到孩子們的呼喚聲,會覺得為社會做了一些貢獻,尤其在華文方面。」他早前獲香港文化活動主辦方邀請,將在3月底到當地參與文化活動。
今晚(2月28日)播出的《我依然精彩》主打湯妙玲和曹建平,兩人是第9期演員訓練班同學。據記者了解,湯妙玲的23歲長女林哲卉會出鏡受訪。
兆錦和劉詩璇是該系列最後一集的主角。劉詩璇曾是新廣電視劇配音組的導播,配音組解散後,她走到幕前演環境喜劇《七彩學堂》,劇中「校長」一角深受觀眾歡迎。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