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洲國家中的留學勝地,其留學優勢體現在多方面,包括雙語環境的教育體系、與中國接近的地理位置、優質的陪讀政策、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以及穩定的政治體制等。
然而,對於初次前往新加坡的父母來說,在選擇新加坡各類學校時可能會感到迷茫。他們可能會面臨諸如:應該選擇哪種類型的學校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未來發展?哪種教育體系更適合學生?如何申請學校等一系列問題。
今天,星瑞老師將針對留學新加坡的基礎問題進行問答,為家長們提供答疑解惑。

新加坡提供多種類型的低齡留學院校,主要分為政府學校、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每種類型的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採用的教學體系不同,因此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各有不同。
公立學校:
新加坡政府學校,也稱為新加坡公立學校,是由新加坡教育部註冊並直接管理的學校。這些學校採用新加坡本地的教育體系,即前文提及的大英國協教育體系,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學制:公立教育
新加坡的小學教育為六年制教育,半天制教學。而中學教育(相當於國內初中)為四年制。
完成中學教育後,學生可以選擇進入兩年制的新加坡初級學院(相當於國內高中),或者三年制的新加坡理工學院。無論是選擇哪種類型的院校,學生都有機會申請本地大學或全球知名大學。
在新加坡教育體制中,有三次國家考試。分別是小學六年級的離校考試(PSLE),新加坡O水準考試(中學四年畢業後),以及新加坡A水準考試(初院學生畢業後)。

學校環境:
在新加坡政府學校中,由於外國人名額有限,約有90%的學生是新加坡本地人。在這種以本地學生為主體的文化環境中,如果留學生是插班生且英文水平不足,融入可能會面臨困難。
此外,政府學校對紀律要求嚴格,考試也較為頻繁。因此,具備中國式學霸風格的學生在新加坡政府學校會更遊刃有餘一些。
申請:
對於國際學生來說,申請進入新加坡政府中小學需要通過由教育部統一舉行的AEIS考試。如果考試通過,教育部將隨機分配學校,不允許選擇學校。然而,新加坡政府學校的教育質量相對較為均衡,學校普遍提供較高水平的教育,因此家長們無需過分擔心。
總體而言,新加坡政府小學的學費較為實惠,學習環境更貼近當地生活環境。教學內容更注重學術教育,而採用的雙語教學模式對於小留學生來說,則意味著他們能夠在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同時,繼續學習中華文化。

國際學校:
新加坡擁有數十所國際學校。總體來看,這些國際學校的教育質量都很高,其教學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相較於政府學校,國際學校一般採用自主招生制度,因此招生名額相對較為寬鬆。
不同的國際學校採用不同的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而且學校會招收來自各個國家的學生,注重培養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
課程: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主要提供三大教育課程,包括IB(國際文憑課程)、IGCSE(大英國協國家體系課程)和AP(美國基礎體系)。此外,部分學校還開設A Level、德語班、印度CBSE課程、澳洲WACE考試等課程。
IB課程著重於知識的全面性和深度。AP課程注重學生的創造性和快樂學習,低年級較為輕鬆,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生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IGCSE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興趣,學生可以選擇其中的64個科目。
國際學校的IGCSE和IB教育體系提供了獨特的教育模式,不僅有助於學生髮展強大的學習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社交技能、情商和品格。

申請:
新加坡國際學校的選擇有非常多,有在全世界有19個校區的東南亞世界聯合書院(UWCSEA),有英式教育典範——德威國際學校,也有提供美國體系AP課程的新加坡美國學校等等。
建議家長們在選擇學校時進行多方比較,考慮學校提供的課程選擇、教育質量、課外活動和校園環境等因素,以便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學校。

私立學校:
與政府學校和學費較高的國際學校相比,私立學校的學費相對更為親民。新加坡的私立學校錄取門檻較低,提供的選擇也更為豐富。國際學生無需參加政府統一的AEIS考試,也可以申請入學。
學制:
私立中小學大多採用獨立設計的課程體系。其中一些學校的學制較為靈活,提供預備班、語言課程、大專課程等。此外,私立學校也有採用新加坡本地教育方式或與國際接軌的授課模式。這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和選擇。
學生可以選擇先申請新加坡的私立學校,在新加坡學習期間同時準備申請其他心儀的學校。
申請:
私立學校的選擇相當多樣化。它們提供了傳統的教學路線,同時也提供了國際化的教學模式可供選擇。在選擇學校時,家長們需要留意學校是否獲得了教育信託認證計劃(Edutrust)。
EduTrust認證旨在對私立教育機構的管理層承諾與責任、內部管理架構、代理網絡甄選、學生保護與服務、學術流程與生源評估、以及質量監督與改善等六個方面進行詳細審核。該認證對學校的管理、教學和招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