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註冊公司須知】新加坡反洗錢與打擊恐怖主義融資(五)

2025年01月02日   •   855次閱讀

在金融領域,洗錢(ML)與恐怖主義融資(TF)是兩個緊密相連的犯罪行為,它們對社會安全和金融穩定構成嚴重威脅。洗錢是指犯罪分子通過複雜手段,將其非法所得融入全球金融體系,掩蓋資金的真實來源,而恐怖主義融資則是利用這些資金支持恐怖活動。新加坡作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深知這兩者帶來的危害,因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堅決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

新加坡的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框架

完善的立法體系: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法律,如《1992年腐敗、毒品販運和其他嚴重犯罪(沒收福利)法》(CDSA)、《制止資助恐怖主義法》以及2019年《寶石和貴金屬(防止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法》等,為打擊這些犯罪行為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

商界的緊密合作:新加坡政府與商界保持緊密合作,共同防範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企業在其業務活動中,需遵循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法規,履行相應的義務。

嚴格的執法與監督:新加坡政府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對涉嫌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行為進行持續監督,確保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積極的國際合作:新加坡積極參與國際反洗錢和打擊資助恐怖主義合作,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共享信息,共同應對全球性金融犯罪。

新加坡採取的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的措施

恐怖主義融資,作為一種特殊的洗錢行為,其資金來源可能合法,也可能非法。恐怖分子通過空殼公司、慈善組織等渠道,將資金輸送給恐怖組織,用於購買武器、提供培訓等恐怖活動。為了遏制恐怖主義的發展,各國政府紛紛採取措施,防止資金流入恐怖分子手中。

新加坡政府在2020年進行了《2020年恐怖主義融資國家風險評估》(TF NRA),並根據評估結果制定了《打擊資助恐怖主義國家戰略》(CFT)。這一戰略旨在提高新加坡應對恐怖主義融資風險的能力,確保執法機構能夠有效發現、調查和防止恐怖主義融資。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商業事務部等機構密切合作,共同識別、調查和防止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案件。根據AML/CFT法規,指定實體需在其組織中部署嚴格的AML/CFT政策和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識別客戶和委託人身份、報告可疑活動等。

新加坡的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措施旨在切斷犯罪分子在新加坡獲取或轉移犯罪所得的途徑。通過這些措施,新加坡不僅維護了自身的金融安全,也為全球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做出了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是維護社會安全的重要一員,共同守護新加坡作為監管良好的主要金融中心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