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前教育中心K1和K2學生本周已經複課,N1和N2學生則將在下周一(8日)複課。
點擊視頻,觀看K1/K2返校情況
在家防疫居家學習將近2個月,許多學齡前孩子脫離作息規律的生活許久,這次複課還要面對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的新社交規範,適應過程存在許多挑戰。
孩子因為應對技能有限,生活失去常態或許讓他們難以承受,因而感到情緒煩惱(emotional distress)。孩子或許會出現鬧脾氣、表現反常、抽離或抗拒上學的表現。
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這一階段呢?
來看看Kinderland Educare Services課程與專業發展總監余文冰博士的建議吧。

1 調整生物鐘
余博士表示,要幫助孩子更快適應複課,家長首先該逐步調整孩子的生物鐘,回到停課前的作息時間。
「可以在孩子平時起床上學、運動、用餐和午休的時間設定鬧鐘,幫助孩子回到日常作息。」

(圖:Kinderland)
2 建立上課熟悉感
回到已經生疏的學校、面對已經生疏的老師和朋友,不少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會面對與家長分離的焦慮(separation anxiety)。
余博士分享,家長可在開課前拿出孩子與同學和老師拍的照片,讓孩子與複課時面對的臉孔和學校環境建立熟悉感。

3 在家養成防疫好習慣
幼兒培育署(ECDA)要求學前教育中心確保學生上課時必須戴上口罩,只有用餐和午覺時,才不需要戴上。
余博士建議家長在複課前,灌輸孩子對冠狀病毒的認識,以及注意個人衛生、安全距離和戴口罩的重要性。家長要經常提醒,直到孩子養成習慣。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在家戴口罩,以適應複課新常態。「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戴1小時的口罩,然後逐漸增加時長,直到如同上學的情況。」

(圖:Kinderland)
4 多溝通
孩子返校後適應得好不好,家長要直接與孩子進行溝通。
余博士建議家長經常與孩子溝通,問問他們心情如何,並確保他們了解當下情況。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討論,與他們一起設定家中常規(例如勤洗手、睡前聊天時間),給予孩子無論複課與否都持續的常態表象。

5 沉著應對
在這非常時期,家長或許面臨生活壓力和焦慮,但應該懂得調試自己的情緒,沉著應對。家長再怎麼哄騙孩子乖乖上課或遵守社交規範,如果愁眉不展、脾氣煩躁或言行不一,只會讓孩子情緒更混亂且煩惱。
余博士解釋,如果家長情緒煩惱,孩子很容易感受得到,因為相較於聽從話語,孩子更懂得辨別身邊人的行為和肢體語言。家長以身作則,情緒安樂平穩,孩子也會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