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允許母親陪讀的留學國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將孩子送去新加坡讀幼兒園和小學。
優質的教育吸引著家長和孩子們,但是在新加坡留學不是想像中那麼輕鬆。
新加坡中、小學實行半日制教學,一般中午兩點半就放學了,個別學校甚至1點多就放了。但新加坡中小學普遍上學時間早,規定到校時間在早上7點左右。
學生放學後還要去參加CCA,即「課程輔助活動」。新加坡的CCA是直接和升學掛鉤。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相當於中國高考的額外加分。

入讀小學需參加AEIS考試
與國內的小學制度一樣,新加坡的小學也實行六年制。7歲以下兒童前往新加坡入讀幼兒園或小學一年級,可以免試入學。

但打算入讀二至五年級的外國學生,則要參加新加坡中小學入學考試,簡稱AEIS,考試通過之後才可就讀。另外,六年級不接受留學生插班,想要入學,只能降級到五年級。
AEIS英語難度大
針對年齡段的不同,小學組的AEIS考試以2-3年級為一組,4-5年級為一組來劃分,考試內容與題量有所差異。

AEIS考試只設有英語和數學考試,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數學並不是什麼難事,難點在於英語,英語不是中國學生的母語,這就是劣勢所在。通常國內報考的同學都會選擇相應的輔導班進行強化訓練,著重強化英語成績。
小學入學方式強調就近原則
針對公民和永久居民,新加坡新加坡小學的入學方式,不是報考某所學校,而是強調就近原則,也有類似於「學區房」的概念。此外,申請人父母或兄弟姐妹是該校校友的話,可以優先申請這所學校。

而國際學生雖然只要通過統一考試即可入讀小學,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無法自主選擇想去的學校,新加坡教育部會根據各校的學位情況來調配入學名額。
四年級就有一次分流制度
新加坡教育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分流制度,在中國中考是一次分流,高考又是一場分流,而在新加坡,分流從小學就開始了。

而第一次分流考試是在小學四年級,成績達到EM1或者EM2的學生可以繼續修學英文、數學及科學等科目。
其中成績為EM1的學生可以深入學習高級馬來文或高級泰米爾文,而成績為EM3的學生只能接受基礎英文、基礎母語及基礎數學的科目學習。
由此可見,新加坡學生的壓力並不比我們小,不過新加坡教育勝在更加優質,所以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想要成績拔尖,自身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