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新加坡

2023年07月10日   •   8550次閱讀

各方面數據預測今年五一假期的旅客出行量井噴,筆者遂算了下自己的執勤周期,五一期間正好要上班。假期里上班多少是會讓人有些失落,但再一查航班,是去新加坡過夜,我仿佛又支楞起來了。不僅是去從未去過的新地方過夜,而且還是疫情後首次出國,我又能見識新的風土人情了。人的意義應該是不斷見識並接受新事物,這樣想來,假期里上班也沒那麼讓人不開心,況且還是五一當天出行,儀式感太足。

我之前從未遇到過一架飛機會把油箱加滿又滿客滿載,以接近最大結構重量起飛的情況。這樣一架重載的飛機就在CAVOK又靜風的五一早晨騰空。

儘管五個小時的航程,但航路上的每一分鐘都是新奇的。離開香港和三亞管制區後與胡志明管制區交接,飛機就算正式出境了。此時當班的越南管制員的英語口音遠超我的預期,某種程度上我會覺得他的發音比香港管制員那種拽拽的口音更為標準,更是完全碾壓我以前遇到的菲律賓和日本管制員。飛機會穿越整個中國南海,還會經過當時的西貢,現在的胡志明市的外海。筆者作為越戰粉看著這片海域,不免想到當時南越西貢即將陷落的大背景下,美國海軍在此集結,以支援史上最大的直升機撤離行動-----常風行動的場景。

西貢外海

東南亞的熱帶氣候就是會產生一個個獨立又強勁的積雲,從中國的珠三角開始這樣的特徵就非常明顯了。飛機穿過最後一個積雲,越過馬來西亞的雨林,直接就是新加坡樟宜機場的20R跑道的盲降長五邊了。

落地後是一位非常熱情的新加坡代辦迎接的我們,出關的程序也非常得便捷。樟宜機場候機樓內乘客摩肩接踵,遠超我見過的任何機場的人流量。幾乎全世界的遊客都集中在這裡過勞動節。代辦還帶我們參觀了樟宜機場候機樓內的著名景點----星耀樟宜,本質是一個室內的人造瀑布,但完美營造出一種熱帶雨林的意境,很多旅客也在此流連忘返。

星耀樟宜,角度原因橫樑無法避免

出了候機樓撲面而來的就是桑拿氛圍,三十多度的氣溫裹挾幾乎無限的水汽,是國內氣候數倍的濕熱體驗。不到半小時車程就到了酒店,我快速收拾好行裝,趕緊向第一個目的地出發。如果一個人想快速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博物館會是他的首選。我之前就訂好了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門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博物館坐落在福康寧(Fort Canning)公園腳下。新加坡的地名蠻有意思,本來福康寧英文直譯是坎寧堡,或者叫大炮堡,是原來英國殖民時代英軍駐紮在一座小山上的軍事要塞,設有加農炮,故得此名。但新加坡當地卻給它一個信達雅的官方中文譯名。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地名也是這樣,比如聖淘沙島。

博物館原建築最早可追溯到1849年,可謂非常有歷史沉澱,講述了新加坡從地理大發現時代被西方航海家發現到被殖民到獨立建國至今的歷史文化變遷。

新加坡在梵語裡意思是獅城,原本作為馬來半島的一部分,但因為它扼守馬六甲海峽出海口,被西方殖民者看重。英國人來福士爵士,沒錯,就是如今中國國內很多一二線城市裡背後是新加坡的凱德地產公司的那個來福士廣場的來福士,踏上新加坡的土地,與當地馬來土著達成協議,建立自由港,同時作了現代城市的城建規劃。因此來福士被新加坡人稱為新加坡之父,儘管後來的李光耀被稱為新加坡國父。新加坡人在當年來福士登陸新加坡的地方,現如今的克拉克港,樹立了座來福士像。可以想見來福士在新加坡人心中的地位。

來福士爵士

克拉克港的來福士像

把握住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出海口這一點,我們便能理解新加坡一如既往的歷史發展邏輯。英國人決定建立貫通東西方世界的自由港,便從其他殖民地引來了囚犯來建設新加坡的城市。一同前來的還有大量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帶來的印度勞工,還有大量下南洋闖蕩的中國福建廣東的華人,加上當地的馬來人,這三者構建了當今新加坡人口的主體。

二戰時駐新加坡的英軍迅速潰敗於日軍,儘管日軍最後戰敗,但接受了西方的現代教育的新加坡土地上被殖民的人們依然認識到西方勢力和價值觀並非完美無敵,已經在新加坡的土地上紮根太久的他們又不願回到他們的故土,遂新加坡人民尋求獨立自治。英國允許民族自決投票,新加坡就此獨立建國。猜測其中原因可能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經二戰後已經日薄西山,無力掌控眾多殖民地。隔壁越南就沒那麼幸運了,北越經奠邊府一役才打跑了法國殖民者。

馬六甲海峽有多重要,新加坡就有多重要。東西方世界的大宗貨物,資金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互相交流運輸。新加坡就是世界的中轉站,全球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的經濟原地起飛之謎迎刃而解。全世界的經濟文化都會在此交流融合,我們會在新加坡同時看到佛教寺廟,清真寺,基督教堂。新加坡作為移民國家,卻不同於美國,似乎並沒有所謂種族歧視的問題,每個國民不論什麼種族,都在各自崗位上各司其職。當然也可能是新加坡地界太小的原因,問題並不會太突出。

英語是新加坡國家通用的工具語言,但各種族的母語教育依然不會被拋棄。這樣一種求同存異的文化延續措施堪稱典範。新加坡用英語既使不同種族的國民之間平等交流,與世界保持同步,又用不同的母語保有不同種族的文化特色。

新加坡很清楚自己扮演的是世界中轉站角色,所以它會讓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填入境卡時既填來新加坡時的前一站,還要填離開新加坡後前往的下一站,所以會有精彩紛呈琳琅滿目的樟宜機場,會有濱海灣金沙酒店,會有環球影城,目的便是為來此中轉的旅客有著體驗非凡的轉機體驗,讓每個來新加坡中轉的旅客都記住新加坡這個世界十字路口。

博物館門廊大廳,飛往世界各地的航班通告牌便是新加坡內核的寫照

新加坡的街道無需有人巡邏有人值守有人維持秩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公民,默守的是同一秩序。筆者離開博物館後前往海邊魚尾獅公園,沿途旅客眾多,愛拍照的印度人,愛運動的西方人,愛排隊的東亞人,沒有是非對錯,每個人都能自得其樂,遵守秩序不越界,既充滿了對他人的尊重也有對自己的釋放。無須任何的管束,一切皆井然有序,這也許就是自由與和諧的精髓所在,也是文明二字的徹底詮釋,文明不是靠口號喊,而是舉手投足間的顯露。

飯點時刻到,我之前就打聽到新加坡的肉骨茶似乎比較有名。我找了一家評分比較高的松發肉骨茶,到店後發現和我一樣想法的遊客不少,都在排隊。我前面的是兩位越南女士,後面是一對中國情侶,排隊過程中還發現韓國家庭在用餐。東亞人都挺喜歡排隊。這個隊排了有一個小時,我點了份基礎的肉骨湯外加一杯番荔枝氣泡飲料嘗嘗味道,因為我還要留著肚子嘗一下酒店的餐食。肉骨茶味道不錯但不至於驚艷,本質是胡椒排骨湯,排一個小時隊似乎完全不值。

酒店餐廳是印尼風味,提供各種口味咖喱。其中讓我唯一感興趣的是榴槤冰淇淋,果肉含量很高,不愧是馬來西亞當地,榴槤幾乎不要錢,嘗了兩口我就覺得這熱量攝入我不再出去走走應該說不過去。

用完餐後我沿著新加坡河再向魚尾獅公園前進,想去拍拍夜景。新加坡河沿岸就是原來的克拉克港,克拉克港便是以前同行全球的商船裝卸貨物的地方。現如今遠洋郵輪去往了吃水更深的港口,老的克拉克港沿岸便全部改造成了餐廳酒吧,燈紅酒綠,座無虛席,人聲鼎沸。建築造型設計和燈光色彩的使用,別具一格,竟然還會有這樣的組合?我印象里這樣的城市意境我只在遊戲《GTA:罪惡都市》里見過,我非常喜歡罪惡都市的環境與畫風,非常得清爽。新加坡作為花園城市確實是有花園味道的,從下飛機開始便能聞到一股特殊的香氛,這味道充滿了大街小巷,商場酒店。筆者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半日遊走,聞一聞自己的手,都會有暗香殘留。

新加坡河沿岸克拉克港

夜晚的魚尾獅公園依然人山人海,幾乎每個人都在岸邊拍照,魚尾獅雕像對岸便是新加坡地標建築形似船狀的濱海灣金沙酒店。酒店今晚還有噴泉表演,附屬歌劇院裡傳來《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的演奏和詠唱旋律,似乎在有意紀念剛剛過世的坂本龍一先生。

新加坡地標魚尾獅雕像和濱海灣金沙酒店。魚尾獅單詞merlion,將mermaid美人魚里的maid少女更換成lion獅子

沒有意識形態的對立,沒有價值觀的衝突,在新加坡這座彈丸之地,在這個世界的十字路口,只有不同文明不同種族的和諧共存。新加坡的精神,是不是就是包容萬象的精神?

道路名稱的命名,既有中文的韋氏拼音,也有英文單詞。這樣的一種十字路口也很有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