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教育,可能你會想到屢屢登上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第一和第二的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TU)。
但你知道嗎?
在很多新加坡本地人眼裡,真正光宗耀祖的卻不是上了這兩所大學,而是孩子拿到萊佛士書院、華僑中學、萊佛士女中和南洋女中,俗稱新加坡「四大名校」的入場券。




新加坡的基礎教育真的很牛!
根據英國《電訊報》的數據,近幾年拿到英國老牌名校牛津、劍橋OFFER最多的海外中學,前三名都來自新加坡!
第一名——萊佛士書院,拿到65份offer;
第二名——華僑中學,51份;
第三名——英華自主中學(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簡稱ACS ),16份。
※萊佛士家族和華中家族的一系列學校的關係,我們會在後面做詳解

民間還有「Raffles boys rule the country and Anglo-Chinese boys own the country」的說法。
今天,就來盤點下新加坡各大中學名校的校風、傳統和教學特色,給各位姐妹為孩子們規劃未來,做一個參考。
四大名校
新加坡中學大多分男校和女校(當然也有一部分男女混校)。傳統名校當然希望少男少女們無處安放的荷爾蒙不要用在不該用的地方,事實上也確實是大多男校或女校的學業表現要明顯高於普通學校。
我們先從號稱「全球頂級大學搖籃」的四大名校講起。
01 萊佛士書院 Raffles Institution
新加坡沒有官宣的學校排名,但架不住萊佛士書院名字就那麼有後台有面子,這所新加坡首任總督萊佛士創辦的學校,是很多新加坡人心中的NO.1。

以大Boss命名的學校通常都不簡單,所以這個學校必定是「狂人扎堆」的猛校。國父李光耀畢業於此更是實錘了萊佛士書院的理念——"培養具有領導才能的思考者、領導者和先驅者"。
不用解釋了,娃如果進了這個學校,已經不是成功的話題了,只能說飛黃騰達好伐!

隨便數一下,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現任副總理王瑞傑,國會議長陳川仁,教育部長陳振聲,衛生部長王乙康都是萊佛士校友。
嘖嘖嘖,參加個校友會夠吹一輩子。
萊佛士書院(中學部)是只收男生的自主中學,它同萊佛士女子中學和萊佛士初級學院(JC,兩年制高中)一起開設直通車課程。學生不必參加中學會考(O水準考試),直接進入初院學習。



什麼是自主中學?
簡單來說,這樣的學校特點就是富得流油,從學費、教學到招生都是學校自己制定和開發。
人家校友基本是分散在各界的大咖牛人,所以各種捐款源源不斷。想要做實驗,行,按照星級實驗室標準上;學生說天氣熱,空調裝上;學習生活不夠有趣,禮堂、體育、藝術中心建起來,老師就請國家隊教練、頂級藝術家。
就問是不是你嚮往的學習環境!
當然要進入名校絕不是普通的努力就行的,萊佛士書院以嚴格的紀律和傑出的領導力出名。
*學生組織需要參與管理學校事務,維持學校紀律,並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各類校內比賽(Rafflesian Spotlight)、社區服務等。
*高中課程基本都是參照大學授課內容和要求制定的。成績那都不算啥,在各科競賽中獲獎,參加科研有成果才是被認可的學生。
看看,只是學霸沒啥大不了的,做一個全能學霸才是學生贏家!
02 萊佛士女中 Raffles Girls' Secondary School
理想的男孩去RI,那女孩們怎麼辦?不要著急,乘風破浪的姑娘們可以去萊佛士女中(RGS)。
同樣也是自主中學,萊佛士書院、萊佛士女中和萊佛士初院,這三所學校被合稱為「萊佛士家族」(Raffles family),三所學校的校友都將自己稱作「Rafflesian」(萊佛士人)。


先膜拜一下進入萊佛士女中的學生成績。
萊佛士女中錄取分數線,在PSLE(新加坡小學畢業會考)改革前就穩坐第一,通常都在260分(滿分300分)。去年採用積分制以後(最好4分,最差32分),萊佛士女中以6分才錄取的成績,獨占鰲頭。
也就是萊佛士女校里只有一種學生,女學霸!
為了教好女學霸們,學校配備了高達70%以上擁有世界名校碩博學歷的教師團隊,真實慕了,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人家起點就在羅馬!
入學儀式
萊佛士女中的入學儀式很是鄭重,第4天有個頗具象徵意義的傳火儀式。這是RGS的傳統。
新生入校時,每位學生接過從校長傳出的火種,象徵著傳承學校的精神。學生畢業離校前,再把火種還給學校,以便繼續傳給下一屆新生。就這樣,RGS精神一年一年不斷延續。

除了學習之外,萊佛士女校還有一個名滿天下的傳統——分家族。就像哈利波特里霍格沃滋分學院一樣,學生們被分到——Tarbet ,Buckle,Richardson,Waddle和Hadley這五大家族。
不同家族的學生,每年需要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比賽和活動,為自己的家族贏得榮耀,學霸的快樂就是那麼魔幻!

有快樂就有壓力,相比之下,RGS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才幹和積極向上的品格,以便將來能夠服務於社會。
所以學習科目多,活動也多是必然的,可見學霸的基本素質就是時間管理,效率越高就越能獲得更多機會。


女學霸扎堆等於競爭激烈,卷到不行?
可別自己加戲!作為有格局的學霸樂園,最好的競爭永遠是和自己競爭,女孩們更多是互相幫助。
比如,學校會舉行廢柴機器人大賽,目的不是贏,而是成為廢柴,以此發現自己有趣的靈魂!果然學霸的消遣和追求都那麼清新脫俗有創意。

2021年底奪冠的廢柴機器人~
最終是教孩子們明白,學習的終極目標,不是競爭,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和社會更好地溝通,培養回饋社會的能力。
03 華僑中學 Hwa Chong Institution
前面兩所,是傳統的英校。
要說新加坡的華校,華僑中學必須榜上有名,它是全東南亞最大的中學。簡稱華中,中學部只招收男生,初院則是男女混校。由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9年新加坡創辦,對,就是創辦廈門大學那位。

聽名字就知道,這裡的學生大多都來自新加坡華族背景的家庭。確實,大多數學生習慣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華語。
占著這麼大的排場,不搞點動靜肯定難以交代,所以游泳館、體操館、柔道館、健身房,甚至射擊館說建就建。
聽說男生不太懂浪漫?美術特選課、華樂團、交響樂團、合唱團全都開起來。至於水平怎樣?華中各大樂團的正式演出,可是能賣票那種!

文體設施建起來只是自主中學想要炫富嗎?
不不不,在新加坡,學霸們的中學生活,也是要豐富多彩的。田徑、武術、柔道體操,都是華中的傳統強項。(在他們的Facebook上,你能看到很多冠軍:https://www.facebook.com/HwaChong.Official/)
華中曾23年蟬聯全國田徑比賽冠軍,連新加坡體育學校都甘拜下風。誰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是市面見的太少,普通人跑步只知道使勁,學霸跑步要先計算各種動力阻力衝量加速度,一套組合方案下來分分鐘slay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