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郵政主要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做為英國屬地時期,當時發行的郵票以英國君主的形象為主,在新加坡還有BMA,即英國軍事管理區,這部分的郵政是獨立的。這個時期發行的郵票基本上是為通信而發,以普票為主,也有一些紀念郵票,比如喬治六世銀婚,這套郵票是當時新加坡最高面值發行,斯科特目錄價高達140美金,是較為難得的郵品。 第二個時期是與馬來亞合併時期,這段時間基本上沒有發行太多郵票,通信用的是馬來亞的郵票。第三個時期是獨立後,新加坡在獨立後發行了大量的郵票,選題嚴謹,印刷質量高,很受收藏者歡迎。 郵票是一種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設計者是「郵票之父」羅蘭•希爾,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
在目前的投資市場,郵票的收藏一直是比較受關注的,它的市場一直是比較穩定而且日益強大,這是一個錢生錢的市場,深受大家喜愛。郵票的收藏價值主要與郵票的發行量、郵票的質量、郵票的存世量、郵票發行的首尾、郵票的面值、郵票的枚數、郵票的比價、郵票的新舊、郵票的需求量和郵票的品相有很大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