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司法利劍出鞘!
5 月 23 日,37 歲男子郭傳遠與 25 歲男子林家恩因涉嫌嚴重兒童性剝削罪行站上被告席。
前者被指以 50 元向 12 歲以下女童購買性服務,後者涉嫌多次性侵 16 歲以下少女,兩起案件細節曝光後引發社會強烈憤慨。

50 元的罪惡交易:撕開兒童保護的血色缺口
控狀顯示,郭傳遠在 2023 年 11 月便開始與 12 歲以下女童進行性交易相關交流。
2024 年 5 月 21 日晚 6 時 30 分,他在蔡厝港組屋以 50 元現金完成交易,對女童親吻、猥褻私處。
警方於今年 3 月 25 日將其逮捕,他面臨兩項重罪指控 —— 以性交易為目的接觸未成年人、實際完成性交易行為,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 7 年監禁。
暴力性侵鏈條:未成年人淪為 「慾望犧牲品」
另一名被告林家恩的惡行更令人髮指。
2023 年 11 月至 12 月間,他在裕廊西組屋多次強迫 16 歲以下少女為其口交,並使用振動棒等情趣用品實施性侵,短短一個月內瘋狂作案三次。
去年 7 月 5 日落網後,他需面對八項性侵未成年少女控罪,根據法律,每項指控最高可判 10 年監禁、罰款或鞭刑。
司法嚴懲:向兒童性剝削 「零容忍」 亮劍
新加坡警察部隊強調,對兒童性剝削行為採取 「零容忍」 態度。
刑事偵查局特別罪案調查組歷時數月追蹤,最終將兩名嫌犯繩之以法。
目前郭傳遠表示有意認罪,案件將於 7 月 4 日過堂;林家恩案件則延期至 6 月 20 日審理。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類案件量刑通常從嚴,旨在形成強力震懾。
社會拷問:如何守護孩子的純真世界?
近年來,新加坡兒童性剝削案件呈上升趨勢,暴露出網絡社交平台監管漏洞與未成年人保護短板。
數據顯示,2023 年涉及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中,超 60% 通過網絡結識作案。
專家呼籲家長加強子女網絡安全教育,同時建議完善法律,對性剝削犯罪實施 「化學閹割」 等更嚴厲懲戒措施。
當 50 元能成為踐踏幼童尊嚴的籌碼,當未成年人成為慾望發泄的工具,法律的嚴懲不僅是對受害者的慰藉,更是對社會良知的捍衛。
正如網友憤怒留言:「每一起兒童性剝削案件,都是對文明社會的公然宣戰。」 這場審判,註定將成為新加坡向兒童性犯罪亮劍的關鍵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