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18新加坡移民數據分析,大家都在用這種方式移民

2018年10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對當年的人口簡報翹首以盼,究其原因是因為每年的人口簡報的信息量巨大,對於很在意新加坡移民風向的人士,簡報簡直就是一個指南針!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究竟是緊是松?一直以來都撲朔迷離的,政府表面說著要在幾十年內增長人口,是否真的有做到呢?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新加坡政府到底怎麼想,我們實在捉摸不透,我們只能從每年的人口簡報來分析一下!靠數據說話吧~

新加坡總理公署屬下的國家人口及人才署昨天公布的《2018年人口簡報》。簡報指出,隨著新加坡人均壽命增加,生育率又偏低,65歲及以上的公民人口逐漸增加,而且增加速度會比過去10年來得快。

截止今年6月底,新加坡總人口達564萬人,比去年同時期的561萬人稍高,其中公民比率增加1%。

本國生育率持續下滑

公民新生嬰兒人數繼續下滑,從前年的3萬3167個降至3萬2356個,不過這仍高於過去10年每年3萬2200名新生兒的平均人數。新加坡整體生育率也持續下降,從前年的1.20跌至去年的1.16。

保持人口增長和增加新移民將是新加坡中長期降低平均人口年齡的主旋律。

(圖片來自網絡)

新入籍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數過去四年來穩健增長。

公民和PR加起來的常住人口總數是399萬人左右,比去年增長了0.7%。

新公民從2014年的2萬零348人增至去年的2萬2076人,這包括新加坡籍父母在外國生下的孩子。去年,這群孩子約1600名。

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者,則從2014年的2萬9854人上升至去年的3萬1849人。當中,大部分屬於25歲至49歲的黃金工作年齡層(行業專才、創業者、企業家)。他們大多數具有中學以上的學歷。看來政府除了學歷,現在是更注重移民人士的行業經驗了!!

去年,超過六成的新公民和新永久居民來自東南亞國家。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新公民和新永久居民分別占28.6%和31.8%。

政府在2009年底收緊了移民政策,導致永久居民的申請門檻提高,新永久居民人數維持在一年3萬人左右。在此之前,2008年有近八萬人成為永久居民,2009年則有約6萬人。這個數字到了2010年跌至約3萬人。

我國人口持續老齡化

報告指出,和過去幾年相同,新加坡每年引進1萬5000名至2萬5000名新移民,來減緩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下降所帶來的影響。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國安受訪時指出,雖然新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減緩勞動隊伍與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生產力下降問題,但是他們也會年華老去。這可能導致我國必須增加新移民和新公民人數,以防止老年人口贍養比例(old-age support ratio)下滑。從政治角度來看,這可能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除了65歲及以上的公民人口比率逐年增長,80歲及以上的公民人口比率也從2008年的1.9%(5萬9000人)增至今年的3%(10萬4000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陳恩賜在某個程度上同意,增加永久居民和新移民數量或許是贍養年長者的方法之一。但他也認為,需要保持勞動隊伍的受聘能力和靈活度。陳恩賜說:「我們需要一個有活力的經濟體來確保社會服務和福利領域有充足資金支持運作。我們也需要足夠人口來提供看護服務和支持推動整體經濟。」

2030年人口目標690萬還能達到嗎?

新加坡政府2013年公布的人口白皮書首次披露政府預期新加坡到2030年總人口需達到650萬-690萬才可以減低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影響以及維持新加坡的經濟活力。

這個計劃在公布後受到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低收入階層的強烈反彈,人民普遍擔心大量的移民會帶來外勞搶占本地人飯碗、交通擁擠、生活素質的降低等不利因素。人民的擔憂和不滿將對社會和政局帶來不利的影響。

為安撫民意,政府迅速地限制了外勞(更多的是指偏底層的外來勞動工作者)引進的數量,同時加緊交通設施的擴容、花大筆資金接管交通基礎設施、加大力度整治地鐵系統老舊可靠性差的狀況。政府花了5年時間對以上各個環節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並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如今地鐵系統的改造和系統提升接近尾聲,整體營運的可靠性已經大為提高,整體指標超越了政府設定的目標。

新加坡的就業率在這幾年也是基本達到完全就業的狀況,失業率在2-2.5%之間。很多企業在僱傭外勞受限的情況下招工困難,特別是專業服務領域如裝修業、水電工技術人員,餐飲業服務員等等都普遍缺人,無法找到足夠的本地員工來填補空缺。新加坡的服務業素質在持續走下坡。

放寬外勞、增加新移民已經是政府接下來水到渠成的工作主旋律了吧?!

2018年6月新加坡人口564萬,離2030年690萬還差126萬人,即接下來12年中平均每年增加10萬人口。如果真如此,新加坡的移民風向、商機、房地產投資的榮景未來可期。

新加坡政府在吸引海外人口上都做了什麼?

1

留學生獎學金

新加坡從上個世紀90年代,因為建設國家需要人才便推出了專門為中國學生設計的SM獎學金計劃,吸引了許多中國學生過來新加坡就讀深造。這些計劃面向的學生年紀最小的從初中就可以申請,參加面試和筆試之後,通過的學生就可以直接進入新加坡的學校學習。此外還有政府獎學金和企業獎學金。政府獎學金是部分免費的,而企業獎學金獲得者需要和企業簽訂合約,畢業之後留下來工作幾年。

這也讓小編想到了新加坡教育局頒發的Tuition Grant獎學金,也可以稱之為助學金。條件是獲得新加坡獎學金的外國學生在畢業後需留在新加坡工作一定年份。如果中途要求其他國家求學,需要留下大額的保證金,證明其會回新加坡。否則違約則需要付違約金。近年來違約的畢業生增加所以也導致了後期申請Tuition Grant獎學金難度也增加了。

不管是什麼獎學金,小編在這裡告誡各位學子,在簽獎學金協議前,一定要對自己的未來和承諾負責,想清楚不履行合約的後果,畢竟之後會影響到對日後自己的簽證以及對其他學子產生的影響。

2

放寬移民政策

新加坡政府每年都會批准,許多外國人成為PR和公民。進入21世紀的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問題越發明顯,本地人生育率低,人口面臨萎縮,新加坡政府於是加大了吸引移民力度。在2000年人口普查時,新加坡永居人數比率比1990年猛增長156.4%。短短10年的人口增長讓新加坡開始感覺吃不消,民間也總能聽到對新移民政策的抱怨。所以從2010年之後批准入籍的新公民人數也下降到了2.2萬人左右,新批永居人數每年保持在3萬人左右。根據過來人的經驗,越是稀缺高端的人才申請就越容易被批准。那些外國身份的大專生、碩士生、博士生,畢業後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工作簽證。有意在新加坡創業的外國人憑藉自己的商業計劃,就可以申請來新加坡居留兩年,期內可以無限次出入境,還能續簽居留期限,並為家屬申請新加坡准證。持有SP和EP准證人士都可攜帶全家申請永居。

3

高薪吸引

新加坡人力部對各種工作準證的最低薪水都有要求,除了勞工證,S准證至少也必須是2500新幣。而新加坡各個企業也紛紛提高外國員工的薪資待遇,特別是跨國公司的高管,年薪過百萬的比比皆是。不過這也是限制政策,大浪淘沙中留下「精英」人才。近幾年對於工作準證的申請底薪也是一直在向上走,而對於那些想申請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的偏年長的創業者、高精尖人才來說,即使沒有很高的學歷也可以通過申報更資深的工作經歷和薪資來獲得就業准證。

4

宜居的生活環境

要吸引外國人才來新加坡工作,宜居的生活環境也是各位精英選擇考慮的一部分。所以政府一直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花園城市的乾淨、整潔、安定的社會秩序、廉潔高效的政府和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這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即使在批覆新移民上面政府並沒有很豪氣,但是面臨人才緊缺卻是這個島國目前一大重要問題,往往就是這麼矛盾。要用什麼方式來移民這成了很多有意向移民新加坡的人士的一大困擾。即使家大業大選擇走新加坡250萬投資移民,但是到頭來拒簽率那麼高怕是白折騰;而如果有一身本領和專業來到新加坡這個精英遍地的島國求職,競爭力說實話還是挺大的。

這麼多年在新加坡移民界闖蕩的小編來告訴你,聚集有財和有才於一生的你還能以什麼樣既省錢通過率高的方式來完成新加坡移民~

登陸新加坡直通車

噹噹噹噹,沒錯就是它,

——新加坡創業移民通道

理想是美好的,但重要的是付諸實踐。計劃到新加坡開辦分公司後,首要需要解決的就是中方管理者登陸新加坡的簽證問題。

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會把辦理創業移民獲得就業准證EP作為他們開拓新加坡市場的第一步。

新加坡就業准證(EP)是新加坡政府為了吸引外國的高級管理人才及專業技術人才來新加坡就業而發出的一種工作簽證。能夠申請到EP的人才,在後續移民新加坡申請永居的過程中勝算更大。在該計劃下,申請者只要找到新加坡本地僱主可申請到1到2年的就業准證或者是註冊一家公司並在該公司名下申請准證,申請者在居留期間無限次出入境,准證到期只要申請者仍然被僱傭就可以續簽同時,通過新加坡創業移民拿到EP准證1-2年後,申請人就可以申請新加坡永居身份,這樣不僅減少了不必要的拒簽率,而且為赴新高管提供了更豐富工作生活的規劃可能。

然而隨著2015年新加坡人力部(MOM)又放大招,增加了三項要求,以確保新加坡本地居民(PR和公民)被公平對待。在這樣的保護機制下,您想拿到新加坡申請EP就不那麼容易。但跨國派遣高管到新加坡分公司工作並且擔任高級職位,他可以申請新加坡就業准證,不參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了,成功率會更高。

新加坡無論從經商環境、稅務環境、語言環境還是地理位置都是許多企業拓展亞洲市場、亞太市場的最佳選擇。ICT(intra-corporatetransfers,內部派遣)的就業准證就非常符合跨國企業高管的需求。

申請人在拿到新加坡EP(就業准證)後,持有EP即可自助通關,出行更便利。同時,可為配偶和子女申請家屬准證,一起登陸新加坡,子女亦可就讀新加坡公立學校。申請人持有EP1-2年後可以申請新加坡永居身份,獲得永居身份2年即可申請入籍。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