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昨天小新君向大家傳達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最新消息:從2019學年開始,新加坡的工作人士將可通過提前招生活動,報讀理工學院。
這項計劃開放給擁有至少兩年工作經驗的本地和永久居民。申請者在報名時,需提供就業記錄和僱主推薦信。
申請活動從6月6日開始,直到今年7月3日為止。

詳情可點擊連結:最新!從今年起,新加坡的「社會人」也能通過EAE報讀政府理工學院啦!
在新加坡,理工學院(Poly)相當於國內的大專,但因為教育體制的因素,本質上比國內大專更加優秀。
在新加坡,理工學院是最廣泛的綜合性學院,為各領域培養專業的人才,強調多元化課程,實用性。在理工學院,你可以找到科學、工程、IT、商科以及各種新興專業。
而2019年對理工學院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年!

在2018年,新加坡教育部王乙康部長宣布了近年來教育部規劃的多項「改革」,旨在重塑新加坡教育系統,繼續擴大升學與進修途徑,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好與強項,推動他們終身學習。
關於政府理工學院方面,改革政策包括5大方面(2019年起生效):
1.擴大理工學院預科班
目前,理工院預科班(PFP)只開放給參加「N水準會考」*,並且英文、數學和成績最佳三個科目(ELMAB3)總分11分或以下的學生報讀。
*「N」指的是Normal,N水準會考是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部共同主辦的統一考試,針對攻讀普通課程5年制的中學生。
從2019年起:
這個門檻將降低至12分或以下。而且每年獲選進入預科班的學生人數,預計從1200增至1500人,即從每年成績最佳的10%增至15%。2013年新加坡推出預科班取代中五課程計劃——學生先到理工院修讀一年的基礎課,過後再選修專業文憑課程。

圖為淡馬錫理工學院(Temasek Polytechnic)
2.精簡理工學院課程
未來兩三年內,將把政府理工學院的課程數目減少20%,到大約184個,以培養能勝任不同工作的畢業生。
教育部表示,政府理工學院主要通過結合課程的形式來達到精簡目標,因此不會減少整體收生和教職員人數。
根據教育部網站的資料,受影響的課程包括:學前教育、宇航和零售等。
從2019年起:
隨著教育部精簡課程,以確保學生掌握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2019年開辦的課程減少20個,至200個,減幅比2017年多一倍。
其中,淡馬錫理工學院(Temasek Polytechnic)有12個課程合併,是各理工學院中最多的。
3.檢討工藝教育學院的招生制度
目前,工教院部分的課程可保留30%至50%的學額給提前招生活動。
從2019年起:
這些課程有多達100%的學額可留給提前招生活動,讓工教院在錄取學生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其中,把通過面試、作品集等「能力導向」的招生方式分階段擴大。
先從商學、款待業服務和資訊與通信科技的國家工教局證書課程(Nitec)課程做起,以更好地發掘學生的興趣與強項。取消提前招生活動的人數上限,是檢討工藝教育學院的收生制度的重點。
4.理工學院平均分數更重要
王乙康部長去年在公開場合曾表示,目前本地一些大學在評估理工學院畢業生的申請時,採用的標準是:
80%.理工學院平均分數占80%;
20%.O水準會考*成績占20%。
王乙康指出,這種評估標準實際上提高了會考成績的重要性,讓人覺得會考成績將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長遠影響:「因此,現在是對這種做法進行檢討的時候了……」
*想進入新加坡上大學,O水準會考是必過的一關,測試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大學地方考試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統一考試,大英國協各個國家承認和接受該考試成績。

5.推出更多理工學院通識課程
目前,新加坡5所政府理工學院只為工程系提供通識課程,讓學生在一到兩個學期內先接受廣泛的基礎學習如物理、工程、數學等,過後再選修專項。
從2019年起:
通識課程擴大至商學和資訊科學這兩個學系。
其中資訊科學系的學生,可在第一年先修讀基礎課程,如計算科學、計算機編程基礎等;到了第二年再從網絡工程、軟體編寫等科目當中選擇專項。據悉,錄取的學生人數估計占兩個學系新生人數的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