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就有放寬的傾向。2019年3月,在南大對話學生的論壇上,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公開表示:隨著勞動人口減少,國家需要更多人力。新加坡會朝著人口白皮書690萬人口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引進更多移民。

畢竟,持續下降的生育率(2018年又創新低達到1.14%)和加速的老齡化,已經威脅到新加坡的國際地位。新加坡現有人口560多萬,離690萬的目標,還差著100多萬呢!

加速引進,從去年就悄悄開始了。2018年,更多的人拿到了新加坡身份!
去年,新加坡公民批准人數變化不大,而獲得永久居民權(PR身份)的人數,卻從前幾年的每年2.9萬左右,一舉跨越到了大約3萬2700人。
批准小高潮,沒跑了!
今年,雖然具體數據還沒出來,憑著對身邊人批准率的敏銳判斷,我們已經體會到,PR批准的高潮在持續擴張,連公民批准起來都容易多了!

有這樣一位客戶,跟我們分享了自己在新加坡十幾年,先後4次申請PR被拒,終於一家三口拿到PR批准信的經歷……
「我是19歲高中畢業來新加坡留學的,來到新加坡以後並沒有像中介說的那般輕鬆就考上國大、南大那樣的頂級名校。
雖然只是讀了個私立大學,但是因為選擇的專業自己喜歡,加上我畢業的時候新加坡的就業形勢並沒有那麼嚴峻,所以從留學到拿SP工作準證工作一切都很順利。

剛工作一年我就遇到了我老公,他是做IT行業的,薪水是我的兩三倍,拿著EP准證在新加坡一家公司工作……戀愛沒談兩年我們就順理成章結婚了,因為我婚後懷孕就辭掉了工作,SP准證也被割掉,就換成了DP家屬准證。
孩子剛出生,我們沉浸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之中,我們也意識到,是時候該申請PR了,有了PR我們才能有機會買組屋,才能在這裡安家立業!
第一次申請PR,我們想像的非常美好,畢竟我老公的收入不算少,我又在新加坡上學和工作,可以說融入新加坡社會,何況我們還生了兒子!但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們懷著期待和忐忑的心情等待了半年之後,我們查到的是被拒的消息!

當時我們分析了各種原因,最後總結為,我不能再在家帶孩子了,要出去找份工作。
在家帶了兩年孩子的我,又重回了職場,一方面適應著職場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一方面因為我們不是PR更不是公民,不能給父母辦長期准證,所以要讓父母來幫忙照顧孩子,他們只能兩三個月就回國,這麼來回折騰……
我們更意識到申請PR的迫切性,於是第二次遞交了申請資料,沒想到的是,這次被拒的更快,4個月就查到被拒了!

第三次、第四次的申請,我們的條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拒絕也似乎成了常態。
第五次申請之前,我終於成功跳槽,薪水比之前高了一些。老公也拿到了一個本地研究生文憑,職位提高了……經過漫長的等待,耗時9個月,從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我們終於拿到了PR!
來新加坡十幾年,前後申請5次,被拒4次,人到中年,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PR,跟我們情況相似的,大家千萬別放棄!!!」
還有,記得提升自己!
我等了4個月就拿到了PR!
來新加坡不到一年,申請PR,4個月就拿到批准信,這位「大神」到底有什麼高招?

「為了愛情,我選擇賭一把!
2018年上半年我辭掉工作來到新加坡,跟老公(當時的男朋友)預約了9月份在新加坡註冊結婚。一方面準備結婚事宜,一方面在新加坡找工作。當我拿到LTVP的時候,我已經找到了一份適合我的工作!
跟老公兩個人擠在一個租來的單間,我做夢都想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家!自強的我們又不想依靠父母,那麼如果我拿到PR,我和老公一個公民,一個PR,我們就能申請政府新組屋了!經濟壓力也會小很多……
於是2019年春節前我就遞交了PR的申請,本來還在擔心,結婚時間太短會被拒,沒想到6月17日,我們在網上一查,我的PR竟然批了……

當然,我知道我的PR拿的這麼順利,是因為有老公的擔保,他19歲高中畢業後來新加坡留學,畢業於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然後進入職場,繼續讀NTU的本科,現在是NTU的碩士在讀,兩年前已經拿到了新加坡公民。
和我一樣的小夥伴們,不要糾結,趕緊申請吧!說不定你也跟我一樣幸運!」
友情提示:最好先工作喲!畢竟,即使是夫妻擔保申請身份,自身的經濟能力和融入新加坡社會的程度也是要被考量的!

其實,能順利拿PR的「成功因素」,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楊莉明早就幫我們總結過了。

她表示,以下幾方面內容是新加坡政府對移民審核的主要依據:
申請者的年齡
家庭背景
融入新加坡的程度
對新加坡經濟的貢獻
